男子花一万买半本古籍,专家出500万不卖,一年后卖出天价2600万

迎新追电视剧 2023-05-30 17:06:49

引言-案件回顾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福建福州一名男子闲来无事逛古玩街,花一万元买了本“破书”。

鉴定后竟然是北宋真迹!图书馆出500万想要收藏,结果没有成交。

男子又想着去拍卖场卖,结果以2600万的价格成交。

究竟是什么样的古籍,能卖出千万天价?古书的定价靠的又是什么标准呢?

一万元买了本破书

王先生是福建泉州本地的一个地产商,靠房地产在福建发了家,除了做生意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古玩,为此他还专门开了一家古玩店,从全国各地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古玩放在店里供人欣赏。

这天,王先生去南昌谈生意,跟客户闲谈间他听客户说说当地有个古玩市场很有名,建议他没事可以逛逛,很有意思。

眼看谈完生意后时间还早,于是他便驱车去到了那个古玩市场。他慢慢悠悠的在市场闲逛着,没挑到喜欢的他觉得有些无聊准备离开时,门口的小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个小摊看起来跟其他摊位没什么两样,堆满了各种各样杂乱无章的小物件,但是他们家还有一小部分是古书籍,要知道现在的古玩市场上很少有卖古书籍的,所以这才吸引了王先生的注意力。

他在摊子前蹲了下来,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这些古书,其实早已被角落里的一本破败不堪的古书吸引了注意力。但是这么多年淘古玩的经验告诉他一定要漫不经心,不然肯定会被大宰一笔。

于是他假装不经意的拿起了一个小铜钱,还装模作样的拿起放大镜研究了半天,摊主看他在这里看了半天也没有要买的意思,便说“这么喜欢就买,不买不要在这里一直看,耽误后面的客人”。

“多少钱啊这个铜钱?”王先生问道

看他研究了半天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摊主顿了顿说“这个可是个好宝贝,算你有眼光,我才淘回来的你能看上以为是缘分,这样吧就算你一万块钱”

“一万块?就这个铜钱你要一万块?你开玩笑呢吧!”

王先生假装很诧异。摊主见他没有诚心要买便没有搭理他了,在旁边整理着自己的摊位。王先生见是时候了就假装退步跟他商量“这样吧,这个铜钱我瞧着也不错,但是就一个铜钱一万块确实也太贵了,要不然你再送我本书吧,就那本吧!”

王先生假装随意指着角落那半本古籍。摊主随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发现只是半本被毁得差不多的古书,看起来并不值几个钱,想着这个铜钱已经可以让他大赚一笔,于是便答应了。王先生爽快的付了钱拿着铜钱和古书便离开了古玩市场。

找专家鉴定

回到酒店,王先生拿出在市场淘的古书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开始研究起来。这本古书不知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还是没有保存好的原因,被损坏的十分严重,有很多地方都开始脱落,而且有很多地方像是被水泡过一样,字体模糊且纸张非常脆弱。

但是王先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他怎么看都觉得这本书应该是真迹,于是他仔细的把古书包起来,准备带回去找个专家帮他研究一下。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第二天,王先生便回到了泉州,回到家他便开始马不停蹄的找起了专家,想到古书的特殊性,一般的研究人员肯定也弄不清楚,必须要找到本专业的专家才行。

于是他问遍了所有的朋友,通过关系找到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鉴定专家李志忠,李志忠一生都投入在了古籍的研究之中,除了工作很多的是因为热爱,他对古籍异常的喜爱,所以当他听说王先生的来电的原因后,立马便答应了去帮他鉴定一下。

挂断电话后李志忠马上联系了自己同为古籍鉴定专家的韦力,两人带好设备边火急火燎的赶往了泉州。

王先生也是早早的就到机场等待着两位专家,热情的招待了他们,本来想说让他们先安顿一下,第二天再去查证。可是没想到两位专家却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古书的风采,王先生便开车带着两位专家来到了自己的古玩店里。

这本书是真迹!

来到店里,王先生关了店门,小心翼翼的捧出了这本包得严严实实的古书,在两位专家热切的目光下王先生打开了古书。刚一翻开,特殊的字体就吸引了李志忠的目光,他拿起古书仔细的研究起来,王先生看他紧皱的眉头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

过了许久,李志忠和韦力相对一眼看向王先生“这本书我确定是真迹,但是我建议你这边跟我一起把书拿回研究所,我们再确认一下,而且可以在研究生修复它。

听完李志忠的话,王先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天便带着书跟两位专家一起去到了研究所,一回到研究所两位专家便开始投入了研究。李志忠告诉他从字体上判断,这是一本宋代的书籍,只是宋代两个字便已经让王先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要知道只要它是宋代的不管是什么都是很值钱的!

古书的真实面目

经过研究,李志忠和韦力终于揭开了这本古书的真面目。原来它的名字叫《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直白的说就是他是一本宋代重新编撰的《新华字典》,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一本孤品,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就这一本,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虽然说这本《礼部韵略》的“恒”字缺了半边默,但是在宋代,这样的避讳字只有皇帝才能用,而且这个恒很明显指的是北宋是北宋宋仁宗赵祯的名字。

最早的《礼部韵略》出现在宋朝的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007年,但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早已经找不到真迹了。所以现在世上只剩下了这本北宋时期重新编撰的版本,但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又缺失了一些,所以才没被当回事,王先生能买到简直是撞了大运了!

一起修复古籍

确定了这本古籍是真迹后,王先生和两位专家小心翼翼的开始了古籍修复。他们先是把古籍一页一页的分开,然后又小心翼翼的把每一页用宣纸夹起来,然后再用透明的纸夹一张一张的框起来。最后再把掉落的那些小块参照影像资料一块一块的放回对应的位置,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才勉强把这本书修复完成。

李志忠告诉王先生,这本《礼部韵略》现在至少市值500万,韦力又告诉他这本书对于国家的历史研究有很大的意义,或许能够帮助回家在古籍研究上向前前进一大步,建议王先生把这本书卖给他们任职的江西省图书馆,图书馆这边很愿意购买。

王先生虽然很感谢专家但是还是委婉的表示了拒绝,他说自己收藏古玩只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赌买到正品再卖出高价,而且自己确实不缺钱。听完两位专家也表示理解,王先生拜谢了两位专家后拿着古籍回到了泉州,把修复好的古籍珍藏了起来。

以2600万成交的古籍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王先生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事业一直一帆风顺,却载在了合伙人的身上。原来他的合伙人瞒着他卷走了公司账面上的所有资金,一时间,公司陷入了危机。都知道,当你辉煌的时候你身边会多出很多“好朋友”,当你失意时,这些“好朋友”就不翼而飞了。

王先生问遍了自己身边所有能借钱的朋友,也没能够凑齐公司所需要的钱,他一筹莫展,坐在公司干着急。于是他只能把自己古玩店的所有古董都卖了,凑够了钱暂时补上了公司账面的窟窿。虽然窟窿补上了,但是根本是不够支付其它尾款的。他还得继续想办法,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家中珍藏的那本古籍,他想起了之前专家说那本古籍价值500万人民币,但是眼下500万也是不够的,于是他只能尝试从拍卖场去碰碰运气。

于是他托朋友联系到了北京的一个拍卖中心,他带着古籍连夜赶到了北京,拍卖中心的工作人员按流程鉴定完古籍后便开始了宣传工作。他们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搞足了噱头,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收藏夹和图书馆负责人,起拍价也是直接飙升到了800万人民币。

正式开始拍卖这天,现场来了很多人,大家争相出价,很快便被抬到了1500万的价格,这时候很多私人企业玩家便停止了出价,那些势在必得的大型图书馆开始了竞价,大家你争我赶,最后,这本古书以2600万元成交,加上拍卖中心的佣金,这本古书最后是以2990万元从王先生手中被买走。王先生也是凭借这2600万的拍卖款成功把公司救回了正轨,还剩下了好些钱让他可以用来赎回自己之前卖掉的一些古玩。

事后记者采访到王先生问他自己对于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儿怎么看,王先生则表示自己从来都不信天上掉馅儿饼,这次能够买到真迹,把一万块变成2600万,不仅仅是运气的问题,还靠的是他这么多年来对古玩的喜爱和研究。

而且他还奉劝大家不要轻易模仿,因为现如今的古玩市场一天比一天乱,里面假货越来越多,也越做越真,很多不懂行的朋友很容易被骗,他呼吁大家不要想着碰运气一夜暴富,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王先生说的不无道理,现如今我国对文物的保护法非常的完善,挖掘必须要专业的人士才可以,盲目挖掘是会被判刑的。而且挖掘出来的文物每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文物流落民间,虽然说这些一件件被拍出天价的文物很难让人不心动,但是还是劝大家擦亮双眼,千万不要去贪图小便宜。

看着现在这些文物一件件的被拍出高价,其实作为普通群众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虽然这些钱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这恰恰能证明国家对历史文物的认可,也证明了大家越来越珍视国家的老物件,也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体现!

5 阅读:3015
评论列表
  • 2023-05-31 12:28

    卖这么贵我以为是《焚天烈火决》出世了

  • 2023-06-03 22:15

    这,拿来车珠子至少值一个亿

  • 2023-06-04 22:58

    我这有远古第一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书,各种文字[狗头]

  • 2023-06-06 00:15

    盛世古懂,乱世黄金,不怕倾家荡产的,一起去掏宝啰喂。

  • 2023-06-05 04:00

    这个就不是500块吗?

  • 2023-06-06 08:11

    整故专家,周星星[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