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对东盟十国征收关税情况如下:

目前多个东盟国家对此已有回应:
1.柬埔寨
立即降低关税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4月4日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与美国政府尽快开启关税谈判,并要求美国政府延迟实施对柬关税政策。柬埔寨承诺推动从美国进口商品,同时立即将19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从最高35%降低至5%。
2.越南
可以降到0
在美国白宫正式宣布关税政策前,越南削减了对美进口关税,强调会减少其对美贸易顺差。越南高层还在3月底向美国方面承诺,在积极解决美国的关切事项,鼓励进口美国具有优势的产品,包括农产品、液化天然气和高科技产品等。
当前越南高层的态度是,越南愿意与美国谈判,将越南对美国的进口关税降至0%,并要求美国对越南的出口采取同样的做法。

图为胡志明市一家专门向美国出口汗衫和贴身衣物的服装厂(图源:法新社)
3.泰国
放宽对美进口限制
泰国总理佩通坦表示,泰国计划从美国进口更多的能源、飞机和农产品,政府将优先考虑泰国的利益,并鼓励泰国私营部门扩大在美国的投资,放宽对美国进口的限制,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对泰国出口的36%关税。
泰国财政部部长皮查伊·春哈瓦吉拉将率领代表团前往美国与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代表进行贸易谈判,以解决关税问题。佩通坦表示对谈判的互利成果充满信心,承诺为预计受关税上调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的支持措施。
此前,泰国已在1月6日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以应对贸易战的影响。
4.印尼
不会报复
目前,印尼主要向美国出口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棕油等。印尼经济统筹部部长哈尔塔托4月6日表示,印尼不会对特朗普政府对这一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征收32%的贸易关税进行报复。印尼将通过外交和谈判寻求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下令内阁简化贸易条例,以寻求与美国谈判。印尼经济事务统筹部声明表示政府正在计算美国关税可能对依赖出口的行业造成的影响。同时,印尼也在计划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如棉花、小麦、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承诺解决非关税壁垒和可能对美国产品减税。
5.马来西亚
启动5项应对贸易挑战措施
目前,马来西亚已表态不会对美国进口货物征收报复式关税。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部长声明表示,马来西亚会继续与美国高层开展战略对话,并启动5项应对贸易挑战措施:启动国家地缘经济指挥中心(NGCC)、设立管理美国关税工作小组、召开特别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与美方高层战略对话、多元化并扩大出口市场。

4月7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会议上表示,当前形势下,东盟各国不能掉以轻心 (图源:马新社档案照片)
短期缓解与长期困局并存
从以上应对方式可以看出,目前东盟国家针对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主要采取了两类策略:
1.单边妥协型策略:通过降低关税与扩大进口的方式试图换取关税豁免。
2.外交谈判型策略:高层直接对话与利益交换,例如越南总理范明政提出与特朗普“打高尔夫球”以缓和关系;印尼、马来西亚等派遣代表团赴美谈判。
然而,这些策略是否有效仍存疑。当前措施或许仅能短期缓解关税压力,但并未能触及东南亚国家过度依赖美国市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足、区域协作缺位等结构性矛盾等结构性问题,无法改变美国“结构性贸易逆差”的核心矛盾。
例如越南、柬埔寨等国出口结构中,美国占比分别达30%、24%,且集中于电子产品、纺织品等低附加值商品,单方面扩大进口将加剧国内产业竞争失衡,即便关税降低了,美国市场波动仍直接冲击其经济稳定性。美国关税还迫使部分企业将产能迁出东南亚,耐克已计划将越南30%的鞋类订单转移至墨西哥,以避免46%的高昂关税。
此外,外交谈判通常还会关税政策与政治利益绑定,导致经济问题被政治化。泰国智慧管理研究院院长萨蓬·玛纳荣桑教授指出,柬埔寨、老挝、缅甸等最不发达国家与泰国共同成为关税政策“重灾区”绝非偶然:“这些国家与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往来,美方此举明显带有地缘政治考量,这其中隐含的战略意图值得深入解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4月4日发表讲话称,美国不再推动多边贸易规则,而是推行按国别征收“对等关税”的新政策,标志着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时代已经结束。面对着东南亚小国在单边主义浪潮中可能被边缘化的未来,美国关税政策迫使东盟各国必须直面自身在国际经贸体系中定位何在的深层次问题。
来源:东博智库
文:李红婷 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