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8万的吉利星愿,是蔚来萤火虫绕不开的大山!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4-20 22:55:17

商业竞争永远都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也许李斌当时在规划萤火虫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吉利有一款尺寸一样、定价更低,实力也很强的星愿。

伴随着吉利星愿的持续走高,4米出头的电动车市场税,已经被吉利收到至少2027年去了。

至少从目前这个市场现状来看,星愿的尺寸、设计、动力、空间、舒适度以及品质、续航,都是超出市场预期的,用冗余的产品力做虹吸效应,就意味着更加冗余的萤火虫,其实很难绕开星愿。

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这个级别的产品,很难真正去吸引到所谓的中产用户,所以高定价体系下的萤火虫,是不是真的能吸引到财力充沛的消费者,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萤火虫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说用料一定是更好的,同时配置也很丰富,主打的科技感真的一样不落,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性在这个尺寸的产品中,算得上很强。

不过回归到一个问题点:

4米级电车本身就存在尺寸小、空间小的问题,所谓的安全和空间,都只能通过技术来弱化,并不能完全解决,萤火虫所谓的最安全,其实也是建立在4米级产品上,并不是同价位产品上。

这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注定了其很难在10万+市场中走量。

对于更多人来说,4米级产品更多的功能,只是用来市区代步,其灵活性高、经济性能高的优势,非常适合放在市区里日常上下班代步。

所以,吉利星愿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占了原本属于比亚迪海鸥、海豚的市场份额。

星愿的成功是建立在性价比的基础上,7万、8万的定价非常合理,同样的AB两点出行生活,吉利星愿的预算、体验感都是最均衡的存在。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萤火虫丰富的配置,本质上来说还是对溢价空间有要求,虽然价格下来了,但萤火虫的品牌调性并没有下放。

同尺寸的电车基本上价格都在8万左右,比如说AION UT、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纳米01等,萤火虫的价格要比其它车型大约贵了25%左右。

这是一步险棋,有多少用户会拿出25%的额外预算,来选择萤火虫?这是李斌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配置单上来看,萤火虫100kw+的电机、40kWh的电池和4米+的尺寸,表现力并没有那么强。

比同类型产品突出的三个竞争力就是:

1、换电优势,但目前来看能提供给乐道的换电站本就不多,能提供给萤火虫的换电站有多少,这里打个问号。

2、用料更好,这是一眼就能甄别出来的优势,萤火虫的座舱氛围感的确更好一些。

3、驾驶辅助优势,10万出头的用户群体对驾驶辅助系统的肯定度有多高?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商榷的问题。

以上这几点,可能会让萤火虫在下沉市场中难卖。

但这个级别的电车更多应该专注于下沉市场,四五线城市代步、周边出行,体验感要比油车更好,这也是星愿、比亚迪海鸥、海豚之类产品销量更好的原因。

萤火虫在无法换电、价格高出对手25%的基础上,很难卖给下沉市场,那么它的核心市场也大概率只有一个,一二线城市。

适用范围更小,自然销售压力也不会小。

0 阅读:72

少数派报告Report

简介: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