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马克龙的访华行程,无疑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我们看到他飞北京、飞广州,跟学生们亲切交流,还跟明星们友好互动,似乎他走到哪,热搜就跟到哪。但与此同时,有没有人注意到,来之前还高调宣称要对中国更大胆的冯德莱恩,怎么到了中国后反而悄无声息了呢?甚至就连身为东道主的国内媒体,发布的有关冯德莱恩的报道都少得可怜。
国内对此倒是没什么反应,不过欧洲的反应还挺大的,比如德国媒体就很不高兴。他们列举了冯德莱恩和马克龙在此次访华期间的经历,从各自受到的接待规格,到参加的各项活动,以及受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程度等方面,可以说是全方面对比了一遍,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冯德莱恩受到的待遇明显不如马克龙。
而在他们看来,这种“双标”行为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中国对欧盟存在偏见,这一点让他们觉得非常不痛快。毕竟,虽然德法同为欧盟领头羊,但二者也是有话语权之争的。结果朔尔茨去年访华都没享受到的待遇,这次却让马克龙享受到了,再加上冯德莱恩这个前德国防长、现欧盟主席,还在中国受到了冷遇,那四舍五入一下,不就是德国被中国冷遇了吗?
只能说,德国媒体这次算是自作多情了。冯德莱恩这次“失踪式访华”的背后,可以是对冯德莱恩本人出言不逊的一次敲打,可以是对美国长臂管辖的一次打脸,也可以是中法双方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却唯独跟德国没太大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或许还要从冯德莱恩的来意说起。
冯德莱恩来中国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监视、搅局,总得占一个。毕竟她身为知名“欧奸”,在很多决策上都将美国的利益排在第一位,鼓吹中欧“脱钩”的口号,也是她喊得最响。所以她跟着马克龙来中国,大概率就是听从美国的命令,来破坏这次访华气氛的。这一点,马克龙会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只是形式比人强,美国派出来的监军,难道还能直接赶走不成?
只不过,让冯德莱恩跟来是一回事,她怎么来,来了之后怎么安排,可就由不得她做主了。所以我们看到,马克龙那架能搭载近百人的专机,愣是没法给冯德莱恩腾出一个位置,她只能自掏腰包买民航机票;就算终于抵达中国,冯德莱恩大部分时间也跟不上马克龙的脚步,只能一个人灰溜溜的待着。这就是中法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只要将冯德莱恩与马克龙隔离开来,让她找不到机会对中法关系乃至中欧关系大放厥词,那这位美国监军,自然也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说到底,合作共赢才是中法双方真正的共识,美国一次又一次的长臂管辖,试图裹挟盟友牺牲自己成全他的利益,压得住盟友一时,却压不住盟友一世。冯德莱恩这次“失踪式访华”,不过是美国的盟友们逐渐远离美国,拥抱中国的一个缩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