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共105个改革事项,鄂州入选30项!全省共19项改革事项纳入创建国家试点,鄂州入选8项!
近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成效明显地区,鄂州成效“惊艳”荆楚。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政策环境打造、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环境优化持续发力,全力做好尊商、亲商、安商三篇文章的必然结果。

政企良性互动,畅通渠道解难题
“感谢市优化办,为企业挽回不可估量的损失!”2月13日,我市一科技公司在市发改委(市优化办)的帮助下,不仅免罚10万元,还挽回了上亿元订单。
原来,该公司因未规范存放危险废物,被环保部门予以事先处罚告知,将面临10万元处罚。发现问题后,公司积极完成整改,因未对环境造成实质性影响,其通过“鄂州优小帮”反映诉求,希望环保部门能从轻处罚。
接到诉求后,市发改委(市优化办)与市生态环境部门迅速核查情况,了解到该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正值投标关键期,一旦受到行政处罚,将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损失上亿元的订单。在立案调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自成立以来,均按照国家环保要求经营生产,发生问题后立即整改,并主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的评估检测,结果显示,该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后果轻微。
在市人大城环委委员的见证下,执法部门经集体讨论认为,行政执法应积极践行包容审慎理念,最终决定对该企业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作为营商环境问题投诉渠道,‘鄂州优小帮’二维码自上线以来,共受理5件投诉件,办理回复率100%,深受企业好评。”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在鄂州市,像这样为企业解忧的故事还有很多。去年以来,我市32名市级领导带领75家市直单位包保150家重点企业,常态化与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建立政企长效常态化对话机制,定期开展企业招聘帮扶服务、政企恳谈、银企对接等系列活动,共为全市896户市场主体申请融资2.11亿元。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80.76亿元,促成15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总金额54.1亿元的授信协议。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家的笑脸是最生动的答案。
据悉,我市连续两年获评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A类(优秀)地区,2023年在市场环境评估中更是勇夺全省魁首。
筑巢引凤,终得硕果累累。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达17.2万户,新增登记经营主体2.83万户,同比增长19.5%,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用心用情付出,高效便捷优服务
“有这样高效的政务服务做后盾,我们对公司在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充满信心。”2月14日,湖北鸿乐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军在市市场监管局临空经济区分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30分钟顺利领到营业执照正副本,完成企业落户临空经济区的重要一步。
去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创新推进审批事项“一码办”、审批流程“一图清”、审批服务“一日结”的“三个一”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备案、可研、初设等多个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为企业提供精准导办服务,全周期全链条推动项目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先后助力顺丰高端人才生活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关查验中心、国际货站、新科宇航MRO等省市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位于国家级葛店经开区的鄂州神弓机械厂,同样享受到“意料之外”的速度和温情。
该区创新实施“用地清单制”改革,将原本由企业办理的各项评估、普查事项,前置至供地前由政府一次买单、统一完成,实现从企业“跑审批”转变为政府“跑服务”。通过改革,预计单体项目可节省开发建设周期两至三个月,节省相关费用10万元至50万元。
“以前企业办理用地流程多、耗时长,现在政府帮办,我们拿地就能开工,最大限度节约了审批时间,可以合理安排工期,也不用承担审批费用了。”公司负责人魏先生欣喜地说。
在鄂州,这样为企业真情服务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一直以来,鄂州市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靠前服务意识,通过“一网通办”“远程指导”“帮办代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鄂州市本级事项审批时限压缩90%,“最多跑一次”比例达100%,零跑腿比例达96%。全市80个主题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其中7项试点在全省复制推广。武汉都市圈事项在湖北省政务服务网上线1062项,3834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法治保驾护航,守信践诺正风气
“‘善科贷’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不要任何抵押担保物,只凭个人和企业信用情况就能办理。”2月10日,在华容区建设银行“善科贷”这一金融产品的助力下,华容区某包装和塑业公司分别获得190万元的授信和50万元的贷款支用,用于资金周转和科技研发。
据悉,华容区为破解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知识产权专利多,但缺少足够的可抵押固定资产,在传统抵押贷款体系下,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运用“信用+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深入开展科创企业综合信用评价,落实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截至目前,该区共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1.2亿元,有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高质量的社会信用环境,既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市加大政府失信线索监测发现力度,按所属地、主管部门“即发现即转交”并挂牌督办,持续跟踪,着力解决各类政务失信问题,增强企业对城市的投资信心。在税务、交通、金融、住建、能源、医疗等领域开展信用评级和分级分类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信用平台为支撑,强化信息归集与应用。高标准建设“信用鄂州”及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多类信用信息,开发“信用鄂州”微信小程序,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法人综合信用精准画像。
同时,充分发挥信用管理对企业的激励约束作用,探索建立红黑名单机制,依法依规组织实施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失信被执行机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等“黑名单”失信惩戒工作,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申请财政资金、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市将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发展信心,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