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2日亲赴西部库尔斯克地区视察,俄军总参谋长向其汇报称,驻守当地的乌克兰军队已被包围并孤立。俄方宣称,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已收复乌军占据的86%领土。乌克兰方面则证实在库尔斯克与俄军爆发激战,并表示将坚守阵地,同时指出俄军正向乌克兰边境地区推进。

普京此次视察,身着军装,前往俄军在库尔斯克的作战指挥中心。这是自乌军占据库尔斯克部分领土以来,他首次到访当地。他与库尔斯克集团军举行会议,并作出指示,强调期待俄军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尽快从敌人手中夺回库尔斯克地区的领土控制权。他还提议考虑沿国家边界建立安全区,并指示将被俘的敌人视为“恐怖分子”对待。普京强调,外国雇佣兵不受《日内瓦公约》第三公约对战俘待遇的保护,但所有被俘人员都必须以人道方式对待。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况,称乌克兰军队已被包围并孤立,正被有系统地歼灭。俄方表示,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夺回了乌军所占据的86%领土,即解放了超过1100平方公里的区域。
然而,乌克兰方面对此予以否认。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乌军在库尔斯克占领区苏贾镇外围继续与俄军战斗。他指出,俄军试图将乌军逐出库尔斯克州,库尔斯克遭到猛烈轰炸,俄军利用空降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试图突破乌军防线,但乌军将坚守库尔斯克到最后一刻。乌方还指称,俄军正将作战行动转移到乌克兰边境地区苏梅和哈尔科夫。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罗斯显然正试图对乌方军队施加最大压力,军事指挥部正在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保护乌方士兵的生命。他重申,乌克兰不会承认遭俄方占领的领土归入俄罗斯。

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战局早已进入消耗战阶段。俄军近期在前线持续推进,试图进一步压缩乌军防线。而乌军在西方军援有限的情况下,已陷入极度艰难的处境。俄罗斯不仅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进展,在顿巴斯方向也加大了攻势,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等战线均成为乌军苦苦支撑的战场。乌克兰试图依靠国际援助维持防御,但西方国家内部对乌援助的意见不一,使得乌克兰战场形势更加艰难。
俄军选择在库尔斯克方向加大攻势,背后有多重考虑。一方面,库尔斯克是俄乌边境地区的重要战略区域,一旦俄军全面掌控,将进一步封锁乌军在该方向的补给线,切断其战术机动能力。另一方面,俄军试图借助库尔斯克战线的突破,为整个北线战局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迫使乌军调动更多兵力,削弱其在东部和南部战线的防御能力。
乌克兰方面虽然宣称坚守阵地,但其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兵力短缺、弹药供应不足,以及战场指挥体系的压力不断增大。泽连斯基政府近期加强了对国内兵役的管控,试图扩大征兵规模,但征兵法案在乌克兰社会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年轻人选择逃避兵役,使得乌军战力进一步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正在减弱。拜登政府受国内政治压力影响,无法继续无限制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而欧洲国家在自身经济压力和安全形势的考量下,也对长期援助乌克兰感到力不从心。即使乌克兰在战场上顽强抵抗,但在资源和战略层面,其困境正在逐步加深。

普京在库尔斯克前线的视察,显然是要向外界释放强烈信号,即俄罗斯不仅不会在战场上退让,反而会继续推进攻势,以取得更多战场主动权。对于乌克兰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乌克兰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新的军事援助,其战场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库尔斯克方向的战事不会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俄军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乌克兰能否顶住俄军的攻势,取决于其国内动员能力,以及西方援助能否持续提供。而俄罗斯方面,则会继续利用其资源优势,在战场上施压乌克兰,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的斡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俄乌双方都不具备真正的和谈意愿,俄方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军事胜利来迫使乌克兰让步,而乌方则依赖西方支持,不愿在战场上妥协。战争的僵持状态仍将持续,而库尔斯克战线的战斗,或许只是更大规模冲突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