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中以卧龙先生著称,但他也有一个很难听的外号,叫做“诸葛村夫”。在三国之中,叫诸葛亮“诸葛村夫”的人一共就三个,到底是哪三个?
第一位:曹操。诸葛亮出山之后,协助刘备在新野练兵,布置战局。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担心,担心刘备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就派夏侯惇率领十万曹军去攻打刘备。不料刘备受诸葛亮之策,纵火焚烧了博望坡,使夏侯惇惨遭挫败而归。曹操遂率兵攻打刘备,曹仁一马当先,直捣新野。但是,刘备的大军早就从新野撤走了,这里已经成了一个空城。曹仁带着大军进城,在午夜的时候,一场火光冲天而起。曹仁的大军在城内互相踩踏,伤亡惨重,在撤退的过程中,被关羽和张飞阻击,斩杀了不少士兵。
曹操接到战事之后,再也无法保持镇定,更是勃然大怒,对着诸葛亮破口大骂,曹操便用“诸葛村夫”这个名字来形容诸葛亮。在曹操看来,刘备连一个好的军师都没有,就连大将都没有几个,根本不可能是他的敌手。可如今,他被刘备连续两次打败,又是愤怒,又是震惊,竟然破口大骂起诸葛亮来。
第二位:周瑜。孙刘两国在打败曹操之后,为了夺取荆州之地,两国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摩擦,发生战争。
所以,赤壁之战后,周瑜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就想尽了各种办法,要把诸葛亮给杀了。在罗贯中的笔下,周瑜被刻画成了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在与诸葛亮的争斗中,周瑜一次又一次地吃亏,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拿周瑜来说,本来是要用来激怒诸葛亮的,给他立下了一个军令状,如果诸葛亮没有成功,周瑜就会杀死他,结果诸葛亮完成草船借箭的任务了。
赤壁之战,周瑜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率军与曹仁激战,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取得了优势,将曹仁赶走,然后开始攻占南郡,夺取荆州。不料却被诸葛亮抢先一步,派赵云去攻占南郡,派张飞去攻占荆州,派关羽去攻占襄阳。周瑜功亏一篑,惨呼一声,身上金疮迸裂,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清醒过来。周瑜恶狠狠地说道,不杀了那个诸葛村夫,我岂能甘心!周瑜若是得知自己仍然会因诸葛亮的二气三气而丧命,不会有什么感觉?
第三位:王朗。将原文九十三回,一次又一次地翻来覆去地读了三次,从王朗与诸葛亮在两军交战之前互喷,一直读到王朗被活活喷死为止,就是没有发现诸葛村夫这个词。
王朗乃曹魏三大司徒之一,亦是极有修养的人,没有用“诸葛村夫”这种低俗的称呼。王朗以他的口才,试图说服诸葛亮投降魏国,重点就是曹操雄才伟略,一统天下,这是上天注定,而文帝曹丕顺天而立,要诸葛亮弃兵归魏,这样才能保住封爵。
诸葛亮毫不客气地反驳,骂王朗是光头秃顶,满脸胡须的老头。王朗承受不住,一口气喘不过气来,当场暴毙。要是王朗能在三国里,把诸葛亮给喊成“诸葛村夫”,那他也就不会这么生气了。
三国演义里,为了让王朗与诸葛亮之间的口角之争更加精彩,在王朗身上加入了“诸葛村夫”,经过艺术处理,十分逼真。
结尾部分:在史记之中,将诸葛亮称为“诸葛村夫”的只有曹操与周瑜两人,而在演义之中,却也有一位因为一时情急而将诸葛亮称为“诸葛村夫”的,正是之前被诸葛亮一顿臭骂而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