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讲堂第五十四期
物派的澄清与启示
从展览“物派的渊源:以《位相·大地》为中心”谈起
主讲人
朱其
观看方式:视频号直播
直播时间:2024年12月7日(周六)
北京时间晚八点
观看直播请点击下方“预约”按键开播时手机中会收到自动提醒 内容简介
在1960年代末,日本艺术界经历了一场重要的变革,关根伸夫的作品《位相·大地》不仅标志着物派的诞生,也成为了日本当代艺术转型的关键节点,而后续李禹焕对这件作品的评论进一步推动了物派艺术的发展。
物派的兴起,是对西方艺术在20世纪对亚洲艺术影响的一种深刻反思。物派艺术家们试图摆脱西方式观念、审美和精神议题的束缚,不再将现成品材料视为西方观念的附属品。他们重视物质材料的媒介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空间、重力、位置及场域等“物”的体系,试图从中挖掘出实体视觉形式的可能性。这种对物质的探索和重视,为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派的影响逐渐超出了日本本土,受到了欧美以及中国等海外艺术圈的广泛关注。物派的思想中包含涉及道家、禅宗等观念的现代性,这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契机。
今天,日本的“物派”已经广为人知,然而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对于物派的认识、研究与吸纳就产生了很多的误读。借上海AAEF艺术中心年度大展“物派的渊源:以《位相-大地》为中心”举办之机,本期大咖讲堂特别邀请艺术学博士,著名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朱其,从物派的来龙与去脉展开,对一直以来物派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澄清,并通过对物派中艺术方式与哲学思考的梳理谈谈其对于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
主讲人介绍

朱其 | ZHU QI朱其,艺术学博士,著名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798艺术节艺术总监,在798创办国内首个当代艺术的跨学科课程“19层空间当代艺术高研班”。
1990年代初从事艺术评论和策展,为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的独立策展人之一,在九十年代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参与建构了中国的独立策展体制,将当代艺术批评实践化。2007年,因艺术策展的贡献,获得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奖”。
1990年代以来,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评论,推进了中国艺术批评的方法论的转型。由于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十几年来的贡献,2012年获《艺术》国际英文杂志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写作奖”、2013年获523海安艺术思想论坛“年度艺术批评奖”。
2000年至2003年期间,开始对70后艺术现象的研究、批评和策展,先后策划了“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等展览,推进了对新一代艺术的关注,使中国年轻艺术家受到了艺术界和艺术市场的关注。
2008年,由于批评中国艺术市场的功利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获得2008年中国批评家年会“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美术报》2008年度中国美术界十大人物奖。
从2017-2018年,策展了“前卫•上海——上海当代艺术30年文献展”,这是历时一年的大型展览,作为填补当代艺术地方史的项目,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主要著作:《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其自选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重审水墨的现代性》(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艺术的话语政治》(纽约博登书屋2021年)。
讲座相关图片

关根伸夫 位相-水

关根伸夫 空相-油土

关根伸夫 空相-切石头

小清水渐 垂直线

小清水渐 階的庭

小清水渐 纸开播时会自动收到观看提醒咨询微信:kuyishu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