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会呢喃在你的脚边,故意用它松软的橘色的毛皮蹭你的脚踝,但即便你抱起它,和它说一些温柔的话,它的目光也不会停留在你身上。
它可能喜欢捉弄一下花丛里的蝴蝶,或是偶尔抬几只大鼠来你面前领赏,然后接受你的抚摸和赞美,却始终不能让它对这个家产生依恋,因为我家那只已经离家半年了,至于出走的原因我不得而知……
盛夏的晚霞染红了房顶的青瓦,母亲从外面劳作回来,推开门时,便可见猫慵懒地趴在房顶上。
只有它肚子饿的时候才会用虚弱的叫声充满哀怨似得和母亲说上几句,其实那只是为了讨口吃的。
而平时它总是蜷缩在房顶上,时而酣睡,时而望向远处的湖面。以隔世的心境,思考着自己的事情,眼里装着远方,装着田野和森林,却从来没有向谁投去过一抹温情。
你若是在去往山里的羊肠小道上遇到它,它可能一溜烟儿便蹿进了草丛,好像不认识你一样,回望你时眼里充满了陌生,和平时“小鸟依人”的模样判若两人。
然后在外面待上好一阵子,有时母亲从地里回来时会说:“我看见咱们家的猫在田埂上了,但又好像不是咱们家的,我唤它时它都跑开了。”也许这真的不是我们家的猫。
等到家里人都快忘记它时,它又会回来。当你发现它又酣睡在房顶上原来的那个位置时,它可能已经回来好几天了,然后在晚饭的时候悄悄溜进桌子底下,蹭着母亲的脚踝。
它也知道无论它流浪了多久,回来时只有母亲才肯继续收留它。在火塘边母亲抱起它时,总能发现几处与别的野猫打斗留下的疤痕。
它经历了些什么?从没和母亲说过,我们更是无从知晓。总是自顾自地舔舐着伤口,坐在火炉旁沉默不语地听着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
母亲也不知道它的事,它总是喜欢出去闯闯,去看看它眼中的那个世界,它可能会知道邻村的一些事情,喜欢上了邻村的哪个“姑娘”,这也说不一定。
也许它走得更远,远的它都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它可能和山里的那些野猫打成一片,更有可能的是误闯了别人的地盘,被别人群殴了一顿。
这一晃半年过去了,它还是没有回来,也许只有母亲还记得它。是死,是活,它都是母亲火塘边的小猫咪……
文/烂柯人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