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在回暖,这是越来越多投资人的共识。但随之而来,人们又开始纠结,选AI芯片还是光伏,医疗还是电子。“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创业板50指数治好年轻人的选择困难症。
选择创业板50指数基金,一键配置50家硬核科技,指数覆盖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50家科技龙头,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同频感受优质企业的发展。

当前,政策红利不断。高层提出2025年提高财政赤字率并扩大政府债券规模,重点支持消费提振、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及债务风险化解,通过以旧换新补贴、养老金上调、转移支付加码等措施激发内需潜力。
整体看,政策组合拳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但仍需关注外部贸易摩擦加剧、内需复苏斜率及地方债务化解实效,经济修复仍需政策持续发力与微观主体信心共振。

在我看来,流动性利好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货币政策强调择机降准降息,运用再贷款、利率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消费贷款额度并延长期限,促进消费信贷扩容。整体而言,市场流动性充足,利好股市。
其二,截至2025年2月,跟踪创业板50的ETF总规模接近370亿元,单只基金日均成交额超12亿元,流动性充裕,便于高频交易。
第三,成长风格拐点出现创业板为主要“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创业板50指数其成分股集中于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这些产业堪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成分股看,其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电子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更具科技创新特色。其成分行业(新能源、医药等)符合国家经济转型方向,中长期投资价值明确,即使短期震荡,长期看涨趋势为网格交易提供安全边际。(创业板50成分股2023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7%、净利润同比增速13%,均高于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全指)
此外,创业板50指数还剔除了农林牧渔等与科技成长属性相关度较低的行业,使得指数的科技成长属性更加纯粹,更能代表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历史数据,成长风格会在当前反弹行情中占优,选择创业板50指数进行布局,十分明智。
第四,性价比颇高的估值创业板50指数汇聚创业板优势领域的成长白马,聚焦于科技成长属性的龙头企业。前期经历较深幅度的调整,当前估值30.37倍,来到近十年15.28%分位。相比历史高位直接“膝盖斩”。再叠加成分股ROE高达17%、净利润增速13%,性价比堪比“第二杯半价”。
创业板50指数当前估值位于近十年低位,后续随着成长风格权重行业基本面逐步企稳回升,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创业板50指数或有望占优。

当然,创业板弹性足,风险高。我们可以设计适合自己的交易规则,例如,价格下跌至预设低位时加仓,上涨至高位时减仓。每下跌5%加仓10%,上涨5%减仓10%;采用金字塔式加减仓(如高位减仓量递增)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若连续3日累计涨跌幅超6%,暂停交易以避免趋势行情中的反向操作,待波动回归后再恢复等等,利用规则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