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新专业+29,专业设置就要“围着时代转”

评底郭 2025-04-22 16:11:54

教育部4月22日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

(4月22日央视网)

在教育部发布的本科专业调整中,29个新专业首次亮相。29个新专业,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了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29个新专业的设置,不仅标志着人才培养体系的迭代升级,更彰显出高等教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主动担当。这种“与时代共舞”的专业优化机制,正在重构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

专业调整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减脂增肌”的结构性变革中。这种“新陈代谢”机制显然是时代的需要。时代在发展,时代在前行,以往设置的专业,也逐渐显然出与时代的脱节。比如,有的专业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原因并不是教师的水平不够,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强,而是“已经没有了市场”,如果还仍然坚持“守旧”带来的问题就是“货不对板”“品不对路”。为什么有的学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一样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的学生是三流学校毕业的,反而找到了高薪的岗位,还成了用人单位的“香饽饽”?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不是市场“不需要人才”,而是“不需要陈旧的人才”。

专业目录的动态更新机制,实质上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具象呈现。当专业设置从“计划导向”转向“需求驱动”,从“学科本位”转向“问题导向”,教育供给侧改革就能真正释放出澎湃动能。29个新专业的设置其实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就要“围着市场转”“围着需求转”“围着时代转”。当量子计算、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时,教育系统就应该“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当传统专业人才供给过剩时,教育系统就应该“不需要什么人才就不培养什么人才”。

本科新专业+29,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担当。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专业设置“围着时代转”,就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跨越。本科新专业+29,专业设置就要告别“埋头苦教”,而是需要“适销对路”!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既有利于充分就业更有利于事业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