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Tong,PANews
撰文:Frank,PANews
在刚刚落幕的2024香港Web3嘉年华期间,作为大会的官方媒体合作方,PANews前往现场进行报道。与以往不同,这次我们尝试在实际预订本次香港行程的机票和酒店时,使用了Umy,除了价格相较传统的平台便宜许多之外,也能够直接用稳定币结算,对Web3团队来说,要方便很多。一个Web3的商旅平台如何能做到比传统平台还具有价格优势?
带着这份好奇,PANews 在活动现场与一同出席活动的Umy创始人兼CEO Alex聊了聊,在熙熙攘攘的的会场展台上,Alex向我们介绍挑战传统OTA定价体系的商业逻辑与未来蓝图。Umy的模式,似乎探索出Web3企业向传统场景进军的一个新范式。
PANews:可以介绍一下团队,尤其是创始团队的背景?
Alex:我们这个团队其实从 2018到2019 年就进入币圈。团队成员背景很多元,有来自传统互联网大厂的,有海外名校背景的,也有币圈内技术或研究能力很强的成员。去年我们决定重点做Umy这个项目时,对团队做了整合,并成立了独立公司。目前算上我,总共是四位联合创始人。
PANews:这四位联创都是 Web3 背景吗?
Alex:三位是 Web3 背景。还有一位来自传统的机票酒店行业,经验非常丰富,资源也很好,他主要负责销售和供应链资源整合。其他岗位包括 CTO,还有一位VP和我一起负责整个 Umy 集团未来的业务扩展。
PANews:如果用一句话介绍 Umy,你会怎么说?
Alex:Umy 就是 Web3 领域的综合性消费平台。我们的Slogan是“出行、购物、生活”,这其实代表了我们逐步深入的布局:先从“出行”这个最大的刚需切入,未来逐步拓展到电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优先服务Web3用户,但同时也欢迎和支持传统互联网用户使用,目前开通了信用卡支付渠道,未来也会接入更多传统支付渠道。
PANews:为什么最终选择先进入旅游消费这个赛道?
Alex:过去几年,Web3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更优秀的公链以及扩容方案落地,让Gas费降到了极低,交易速度也大幅提升。这为构建真正解决用户高频需求的消费应用奠定了基础。以前Gas几十U、交易等几分钟,做日常消费不现实。现在技术条件成熟了,我们认为时机到了,应该利用Web3的去中心化、透明、低成本等特性,结合我们做产品和贴近用户的经验,去解决传统消费场景中的痛点,比如旅游出行。所以Umy就应运而生了。
不赚用户差价,不杀熟PANews:你提到的传统消费场景痛点,具体在旅游出行方面是指什么?Umy和传统OTA平台相比,核心优势在哪?
Alex:最核心的就是价格和透明度。传统OTA平台(比如“某程”)掌握了定价权,从酒店成本价到用户手中,有多层代理加价,可能高达20%甚至更多。他们还会利用大数据“杀熟”,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可能不一样,高等级会员有时反而更贵。
Umy的优势在于:
价格优势:我们直接对接供应商,砍掉中间环节,力求将供应商底价直接给到用户,不赚C端差价。用户实际体验也能感受到,比如这次来香港用Umy预订,就可以便宜了大约20%。
透明度:我们不做“杀熟”,未来还计划将价格信息上链,实现公开透明。
加密支付便利:支持USDT/USDC等多种加密货币支付,方便Web3用户直接消费,也支持微信、支付宝满足更广泛需求。
PANews:如果不赚用户差价,那Umy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如何盈利?
Alex:我们的盈利模式转变了思路,不依赖C端差价。主要来自两方面:
供应商返佣:我们作为销售渠道,会从酒店、航司等供应商处获得一定比例的返佣。
增值服务费:对有特殊需求的B端客户或高端个人用户(如公司团建、家庭度假定制、会议服务等),我们提供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对于只需要标准预订服务的价格敏感用户,他们可以享受到接近零加价的价格。
PANews:除了价格优势,Umy在产品和服务上还有哪些特色来吸引用户?
Alex:我们不仅提供标准的机票酒店预订,还推出了:
奢旅(prime)板块:满足对高端酒店和定制行程有需求的用户。
特色产品:针对Web3社区和项目方需求,提供如海岛游、滑雪套餐、会议场地对接等服务。
会员体系:通过金卡、白金卡、黑卡等不同等级,提供价格优惠、专属客服、优先资源匹配等权益。
支付解决方案(UmyPay):我们自研了聚合加密货币和法币的支付系统。这套系统未来也有潜力作为B2B服务提供给其他企业。
PANews:加密货币支付是Umy的一个特色,目前支持哪些币种?用户支付加密货币后,你们如何处理汇率波动风险?
Alex:目前主要支持USDT和USDC,但很快会扩展支持BTC、ETH和更多主流及新兴币种。用户支付后,我们会通过内部的换汇策略和合作伙伴来管理汇率风险。我们尽可能实时锁定汇率或换成稳定币,然后在需要与供应商结算时再兑换成相应法币。我们会努力将用户的换汇成本控制在极低水平,比如万分之几。
PANews:市面上也有一些其他Web3出行项目,比如Travala,和他们相比,Umy的定位和优势有何不同?
Alex:主要区别在于价格策略和服务范围。我们强调给用户的价格是基本零佣金、无加价的,而据了解Travela可能仍有15%-20%的加价率。另外,我们在奢华酒店(奢旅板块)和针对Web3行业的B端定制服务方面有更深入的布局,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更丰富的非标类产品。
PANews:那像U卡(加密货币信用卡)这类产品呢?会是竞争对手吗?
Alex:不但不是竞争对手,反而是更好的合作伙伴,生态共建者。U卡是支付工具,解决了“怎么花钱”的问题,用户可以用它在任何地方消费,包括Umy。我们Umy解决的是“去哪里花钱更划算、体验更好”的问题,提供的是具体的消费场景和价值。我们和U卡是合作互补关系,未来也会和更多U卡项目合作。
大力发展海外市场,把Web3技术落地到刚需消费场景PANews:Umy目前的市场重心和未来的拓展计划是怎样的?
Alex:在今年4月之前,我们主要是在内部和熟悉的圈子里做测试和试运营。4月之后,随着产品迭代完善,我们的市场重心会大规模转移到海外。重点城市包括迪拜、伦敦、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以及亚太地区。此外还有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比如济州岛、马尔代夫、富士山/北海道滑雪区域等。因为6月份开始是旅游旺季,我们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在Web2和 Web3两个市场打响知名度。
PANews:如何看待当前熊市对Umy业务的影响?
Alex:我认为熊市反而是机会。牛市大家可能忙于交易,熊市时炒作减少,反而可能更愿意将持有的加密货币用于改善生活、体验消费,出行的需求可能更强。对我们团队而言,熊市也让我们能更专注地打磨产品。
PANews:Umy在品牌合作和生态建设方面有什么策略?比如这次参与Web3 Festival大会?
Alex:我们非常重视B端合作和品牌背书。参与Web3大会这样的行业顶级活动,对我们早期建立品牌认知、对接投资机构、项目方和流量平台等资源非常有帮助。我们也在积极和各大钱包、交易所合作,为他们的用户提供消费场景,实现生态共建。
PANews:Umy未来除了出行,还会拓展到哪些领域?
Alex:未来 Umy 可以成为一个流量和资源的入口(或称“抓手”),一方面用户可以在 Umy 平台上找到各种 Web3 消费场景,另一方面项目方也可以通过 Umy 获取流量、品牌曝光和前期支持,包括解决支付等基础设施问题。
PANews:除了区块链技术,Umy 在 AI 方面有应用吗?
Alex:我们团队其实也一直在部署 AI 相关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出行领域的 AI 化方案。未来(可能下半年)我们会把相关的 API 开放出来,按照标准提供给 AI Agent 或其他 AI 项目使用。比如,一个做电商的 AI 应用,接入我们的 API 后,它的用户可能只需要说一句话:“我几号到几号要去哪里参加什么会”,我们的 AI 就能自动解析时间、地点、目的等要素,规划出最优的机票酒店方案,并附带竞品价格对比,展示节省了多少成本。甚至可以结合目的地信息、天气、周边推荐等,生成几套完整的行程方案供用户选择。
PANews:很多Web3项目会发币,Umy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Alex:目前我们团队走的是股权融资和未来上市的规划。发币当然是一种选项,我们也可以在海外合规地做,但我们暂时不想这么做。一是为了保持初心,踏实做好产品和业务;二是发币会受市场周期影响太大,可能影响公司发展节奏和用户情绪,也可能带来额外的合规压力和维护成本。走股权路线更稳健。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在合适的时机,如果发币确实更有利于用户和生态发展,会考虑发行代币,但现在重心是先把产品和业务做扎实。
PANews:Umy未来会从Web3的“某程”走向“Web3 的淘宝”?
Alex: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要去吃掉所有消费赛道。我们更想做的是,把“Web3 技术落地到刚需消费场景”这件事,做一个扎实的范本出来。我们希望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动这个方向,这更符合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我们做好自己垂直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就够了。未来甚至可以扶持、帮助其他想做类似方向的项目方,一起繁荣 Web3 消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