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工资待遇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所以引发人们热议是因为自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以来,老师们自然会依法诉求提高待遇,但其他群体的人们却认为教师工资待遇已经很高了,因此只要有老师提及工资待遇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冷嘲热讽。
实际上,人们认为的教师工资待遇已经很高了的现象只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所特有的,其他经济欠发达或还很落后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还是很低的而且占比还很大,因而我们常说教师工资待遇整体上还是偏低,要不然也不会有教师法的这个规定了,更不会有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国家层面的既定决策了。
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和城乡差别,就算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也有着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教师工资构成中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固有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但各地标准不一的各类津补贴以及绩效奖金却是最终决定工资待遇高低的关键因素。
教师工资待遇在地域上的差别之大可以说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和想象,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这样的差别还会进一步拉大。之前看到有位江苏网友发布了与此相关的信息(如上图所示),这个信息让我们看到了地域差别太大了,大部分教师工资收入还不及此地幼儿园教师的零头。
这位江苏苏州某乡镇幼儿园教师的每月打卡工资4200元,双边公积金每月3400元,餐补每年7000元,工会福利每年2000元,年终奖55000元,年收入有155200元,而且这位在编老师入职才刚两年。对于其他地方的大部分教师来说,别说是刚入职才两年就是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师的年收入也只有五六万元左右。
之前还看到有位老师发布了安徽合肥市某县某小学老师的全年总收入信息,这位小学老师在编2年,职称二级,每月打卡工资1800元,绩效一年8000元,课后服务费每月400元左右以及乡镇补贴每月400元,但一次性奖励工资69600元在全年总收入中要占到一半以上,加上住房公积金,全年总收入就有12万多。
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双重重视下,教师的工资待遇跟以前相比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育部在五年前教师节来临之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展成效时谈到了教师工资排名数据:教师工资由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七位。
国家层面重视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教师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是战略上的考量,因而会就能否很好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对地方实行不定期的监管和督查,不少地方存在着随意拖欠教师工资和津补贴以及克扣津补贴的现象只能说明地方层面只是理论上重视而已而没有从行动上加以真正落实到位,这也是导致区域差异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地方的教师并非都能享受到公务员专属的数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工资,也就更不用说享受公务员的各种地区附加津贴、住房补充公积金、交通补贴、午餐补贴了,只有那些也给教师发放这类工资和津补贴的地方才有缩小收入差距的可能。你跟这两位幼儿园和小学老师比一比就知道工资收入区域差异有多大了,但这都取决于不同区域或区位内的地方财政实力和认知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