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的军团与军有何区别,为何没有红4军团?

梦幻之人 2022-12-30 22:15:26

众所周知,军团是红军时期的一种军事编制,红军时期红军部队先后组建红1军团,红2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红6军团,红7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红10军团,红15军团,相信会有人发现为何没有红4军团?

军团编制的组建是始于1930年5月,当时正值蒋冯阎李四大军阀的中原大战,当时的中央军委决定借军阀混战之机组建正规军夺取各大城市。

早期计划组建8个军:鄂东北与豫东南地区组建红一军(军长:徐向前),湘鄂地区组建第二军(军长:贺龙),赣西南地区组建第三军(军长:陈毅),井冈山地区组建第四军(军长:林彪),湘赣地区组建第五军(军长:彭德怀),洪湖地区组建第六军(军长:孙德清),广西西部组建第七军(军长:张云逸),湘皖地区组建(军长:李灿)。

后来实际组建15个军:鄂北地区组建红九军,闽浙地区组建红十军,东江地区组建红十一军,原红四军的秋收起义部队在闽西组建红十二军,浙西南地区组建红十三军,苏中地区组建红十四军,原红八军过长江的部队组建红十五军。

为了集中兵力进攻大城市,所以红军部队开始集中组建军团,红三军与红四军会师组建为红一军团(全军团7000人左右),红二军与红六军会师组建红二军团(全军团10000人),红五军与红八军会师组建红三军团(全军团11000人)。当时军团是下辖两个军,但是红一军与红十五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四军(全军12500人)下辖三个师,其实红四军就可以理解成红四军团,随后红12军编入红1军团,红9军编入红2军团,红7军编入红3军团,这时候军团编制是下辖三个军,红四军下辖三个师。但是很快红二军团就改称为红三军下辖三个师。

1933年,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将原来的军改编为师,军团下辖三个师,编制人数为18000人,同时编成了1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红6军团,红7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与此同时川陕地区的红四方面军原本下辖四个师(红10师,红11师,红12师,红73师),红四方面军将下辖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加川陕地区游击队改编成红33军,红四方面军变成了五个军,每个军人数为15000人。

1931年编制在55年的授衔情况:

红1军团(军团长:朱德元帅),下辖:红4军(军长:林彪元帅),红3军军长(陈毅元帅),

红2军团(军团长:贺龙元帅)下辖:红2军(军长:贺龙兼任),红六军(军长:孙德清(1932被错杀),参谋长:许光达大将),

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元帅),下辖:红5军(军长:彭德怀兼任),红8军(军长:李灿(1932年被害))

红四军(军长:徐向前元帅):下辖:第10师(师长:倪志亮中将),第11师(师长王树声大将),第12师(师长:陈赓大将)

1933年编制在55年的授衔情况:

红一方面军序列: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元帅),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元帅),红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红7军团(军团长:寻淮州),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红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

红二方面军序列:红2军团(军团长:贺龙元帅),红6军团(军团长:肖克上将)

红四方面军序列:红4军(军长:王宏坤上将),第9军(军长:许世友上将),第30军(军长:余天云),第31军(军长:王树声大将),第33军(军长:王维舟)

表面上来看1931年的红四军相当于红4军团,但是当时军团下辖的军长55年都授衔元帅,而红四军的师长55年授衔大将,可以说这一时期军团并不等于军。但是1933年整编后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除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这两个老军团之外,其余组建的军团,只有红6军团,军团长肖克与政委王震授衔上将,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红一方面军的军团等于红四方面军的军。

红军时期的军团其实编制就是相当于军,下辖三个师,早期虽然是军一级编制,但实际兵力人数也就相当于师。

0 阅读: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