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佳片推荐的七部作品,均由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卡洛斯.绍拉执导。这位被众多资深影迷所钟爱的电影大师,善于以歌舞、色彩来实现影像的表意功能,并以充满创造力的长镜头调度和对女性服饰、发型和表情的细微捕捉来传递和表达人物情感。他的电影作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片中角色身上所呈现的精神焦虑、情感困境、欲望本能等具有极强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中往往以较为含蓄的暗喻和象征手法,表达着对上个世纪弗朗哥独裁统治的抨击与批判。

一、《饲养乌鸦》(1976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9

本片以一位成年后的西班牙女青年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的形式,在大量闪回的镜头段落中。以极为考究、细腻的电影语言,讲述了弗朗戈统治时期这位生活在军人家庭的女童,面对父亲的出轨与母亲的悲惨去世,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冷静复仇的故事。影片在叙事结构、情绪感染力、主题表达、色彩运用等方面展现出了高超的导演天赋和艺术才华,所采用的在同一长镜头内实现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所产生艺术感染力,令观众赞叹。
电影以8岁的女孩安娜的主观视角,通过对她现实生活经历与内心精神世界的生动刻画,极为传神地让观众在情绪层面与女主角产生共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通过这个故事,储蓄但清晰地传递出了有关对父权制、两性失衡关系、弗朗戈独裁统治的批判与抨击。

二、《薄荷刨冰》(1967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7

影片讲述了一位中年男性医生,面对自己内心多年的欲望对象与好友成为幸福伴侣的局面。先将一名爱慕自己的女孩从发型、外表、装束都打扮成欲望对象的样子,以满足自己内心的缺失与遗憾,最后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好友与爱人那充满激情、自由与快乐的感情生活,而将两人杀害的故事。
卡洛斯.绍拉的本部作品,在主题表达上除了探求人的内在行为逻辑,能让精神分析之外,似乎也有通过这对浪漫情侣的死亡,影映西班牙国内政治现状之意。

三、《蜂巢》(1969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7.5

电影讲述了一对生活在一处造型奇特建筑中的伴侣,如何通过无休止的角色与情景扮演游戏,以填补内心空虚的精神生活,同时企图以此来治愈自己童年内心创作的故事。而影片悲剧性的结尾似乎也表明了,面对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所造成的童年创作,以及人们精神层面的残缺与匮乏,虚假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治能是短期内的想象性满足,并非真正治愈的良方。
在本片中,卡洛斯.绍拉继续坚持并完善着自己的个人风格。对角色服饰、发型、装扮的细节性展现;人物为满足内心欲望所采用的各类非常规行为;通过各类元素(本片中为那座野外的奇特建筑)完成对弗朗戈独裁统治的暗喻与批判……逐渐成为这位导演执导生涯中的固有风格。

四、《圣力三重奏》(1968)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8

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妻与丈夫朋友的一次三人海边之行,性格矛盾的丈夫虽然深热自己的妻子,但他却似乎更热衷于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偷窥欲望,他总是通过望远镜、门缝、窗户等物体偷窥自己的妻子,但想象妻子与朋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越过友谊的男女关系,这种偷窥与想象对他来说既是一种折磨又是一种享受。而妻子却早已漏网洞察了丈夫的企图与行动,对她来说,得到享受的方法则是通过不断的“表演”来激怒自己的丈夫。

导演似乎通过本部作品,传递出男性与女性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从本质上的不可理解性,以及人类行动动机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男性想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女性的认可以达到对女性的征服,但事实却往往是男女都沉浸在各自的精神世界中,徒劳的努力与行动带来的只是两性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解决这种困惑的方法只能是自我想象。
在影像风格方面,本片带有较为明显的新浪潮特点,开始部分的画面构图与剪辑令人联想到戈达尔,后面带有强烈记实性的画面又带有特吕弗的痕迹。自由奔放的舞蹈动作依然象征着自由与奔放,而体制的约束、自私与权力欲望所生产的对人的影响则永远是前者最大的宿敌。

五、《卡门》(1983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8

在卡洛斯.绍拉以往的电影中,经常采用舞蹈的形式来传递角色情绪与作品主题,在本片中则更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影片讲述了一位擅长舞蹈的戏剧导演,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挖掘到一位年轻女子,并努力将其培养成为自己戏剧中的主角,并与之所发生的情感羁绊。本片的叙事结构极为精妙的地方在于,导演通过大量“戏中戏”的排演动作而非通过情节,将角色的内心活动、精神状态、感情欲望极为饱满与生动地展现出来,逼真的表演、精巧的构思一度令观众深深代入到人物情绪中的同时,往往无法区分电影画面上此刻展现的毕竟是戏剧还是现实。
在作品主题表达方面,导演借由“卡门”这个经典的小说与戏剧,通过两位主角的精彩表演,诠释了在爱情中当男性的占有欲与专情在遭遇到不受道德约束的自由时,所激发的矛盾、冲突和对两方所造成的困扰与痛苦;以及男女之间似乎永远无解的两性困境。

六、《安娜与狼》(1973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7.5
电影拍摄于西班牙独裁统治者弗朗哥政权登台的前两年,在内容和上虽然依旧采用暗喻的手法,但相比绍拉的几部前作,目的性已经较为明显,主题表达也不再那么隐晦。影片以一位年轻的家庭女教师安娜在受聘到一个陌生大家庭中工作,然后遭遇到家庭中三位中年男性骚扰、欺骗和压迫的故事,表达出对几十年来西班牙统治阶级的抨击与批判。

影片中造型如坟墓一样的建筑表示着独裁下的西班牙的社会环境现状,而家庭中掌权的三兄弟则分别代表着压迫在民众(特别是女性民众)头上的三座大山——男权、国家体制与宗教欺骗。三兄弟中的胡安身为三个女儿的父亲,却无时无刻想得到安娜的身体;何塞掌控着家族,并酷爱收藏军装与枪支武器,并要求安娜为他的收藏服务;费尔南多看似是一个苦修的修士,但隐藏在他面具下的真正的目地却是要剪掉安娜的头发。当他们的诡计被安娜识破并准备离开时,三兄弟便马上撕掉面具,用暴力的方法达到了他们各自的目的。
就作品整体观感而言,尽管影片的主题鲜明,但叙事的形式感与目的性似乎过于强烈,无论是安娜还是三兄弟的人物刻画显得较为功能化,缺乏细腻、深邃的人物构建。场景调度与镜头语言与绍拉那些经典的前作相比,也显得较为常规和缺乏创造力。

七、《波尔多的欲望天堂》(1999年)
导演:卡洛斯.绍拉
国别:西班牙
个人评分:7

在这部传记影片中,卡洛斯.绍拉以回忆、闪回的手法,讲述了19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年轻时的绘画和情感经历。这位46岁耳朵失聪的天才画家,他的晚年生活陷入梦魇和看似神经质般的折磨之中,而通过他的回忆我们得知,造成他痛苦和毁掉他年轻时代爱情的,是政治的黑暗、体制的专制与某些人因追求权力的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