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开国皇帝,共有11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情怀历史 2025-04-28 19:04:09

王建(847年—918年),是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朝末年加入忠武军,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光天元年(918年),王建病逝,享年七十二岁。那么,问题来了,王建去世后,他的11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

一、王宗仁

王宗仁,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人物,前蜀高祖王建的长子,马氏所生。武成三年(910年),王宗仁被父亲封为普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仁被弟弟王衍改封为卫王。王宗仁卒年不详。

二、王元膺

王元膺(892年-913年8月13日),字昌美,初名王宗懿,前蜀高祖王建的次子。因兄长王宗仁残废,他被王建视为继承人。武成元年(908年),十七岁的王宗懿被立为太子。不过,公元913年,因为杀死了父亲的宠臣,王元膺惨遭杀害。

三、王宗辂

王宗辂,前蜀高祖王建的第三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辂被父亲封为雅王。王建幼子王衍即位为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辂改封为邠王。前蜀灭亡的时候,王宗辂被杀。

四、王宗纪

王宗纪(?-926年5月2日),前蜀高祖王建的第四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纪被父亲封为褒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纪改封为赵王。次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李继岌、郭崇韬率军灭前蜀,王宗纪被杀。

五、王宗智

王宗智,926年5月2日去世,又名王宗献,前蜀高祖王建的第五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辂被父亲封为荣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仁改封为韩王。前蜀灭亡后,王宗智也被杀害。

六、王宗泽

王宗泽(?-926年5月2日),前蜀高祖王建的第六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泽被父亲封为兴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泽改封为宋王。前蜀灭亡后,王宗泽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杀害。

七、王宗鼎

王宗鼎(?-926年5月2日),前蜀高祖王建的第七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鼎被父亲封为彭王。乾德六年(924年),王宗鼎改封为鲁王。前蜀灭亡后,王宗鼎也被杀害。

八、王宗杰

王宗杰(?-918年),王建第八子。武成三年(910年),王宗杰被父亲封为信王。他的二哥太子王元膺死后,王建想立王宗杰为太子。不过,当时徐贤妃受宠,她的儿子王衍最后被立为太子。光天元年(918年),王宗杰暴亡,这引起了王建的怀疑。

九、王宗平

王宗平(?-926年5月2日),又名王宗贤,前蜀高祖王建的第九子。光天三年(918年),王宗平被父亲封为忠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平改封为薛王。前蜀灭亡后,王宗平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杀害。

十、王宗特

王宗特(?-926年5月2日),又名王宗时、王宗霸,前蜀高祖王建的第十子。光天三年(918年),王宗特被父亲封为资王。前蜀后主乾德六年(924年),王宗特改封为莒王。前蜀灭亡后,王宗特也被杀害。

十一、王衍

王衍(900年-926年),字化源,旧名宗衍,袭位后改名衍,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为徐妃。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在位时间918年-925年。王衍作为王建最年幼的儿子,初为郑王,后太子王元膺被杀,其母徐妃请宰相张格相助,故得立为太子。光天元年(918年),王建病逝,王衍即位。

咸康元年(925年)九月,后唐庄宗派魏王李继岌率大军伐蜀。情况危急的时候,王衍正与后妃、群臣等遍游境内名胜。同年十一月,后唐大军即至成都(今属四川),王衍白衣率百官出降,前蜀正是灭亡。次年四月,后唐庄宗下令将王衍诛杀,世称后主。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王衍在位时,不理朝政,所用非人,断绝言路,致使国势日衰。王衍耽于享乐,兴建宣华苑及清和、迎仙等诸殿,又筑怡神亭,穷极奢华,数次巡游,所费甚剧,民不堪命。所以,前蜀只经历了两代君主就走向了灭亡。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