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三流词人,却写了一首一流宋词,还入选了《宋词三百首》

文博天下 2019-09-23 20:34:52

宋词,仿佛浮在书页上的一弯残月,即使你合上书卷,也会在你内心洒下一道道似水光亮;宋词,仿佛一方小轩窗,窗里的人对镜贴花黄,窗外的人早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宋词,仿佛一株雨后芭蕉,忧愁的雨滴滑落在黄昏,叹息声,隔窗点滴到天明。

宋代,词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词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艺术水平。在两宋时期,涌现了数不胜数的词人,如赫赫有名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也有低调到极点的词人,如史达祖、周密等。

如果将宋代词人分为三等,第一等便是苏轼、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柳永、晏殊、晏几道、秦观等人;第二等则有张孝祥、陈亮、张先、贺铸、吴文英、陈与义等人;最后一等中包含人数众多,其中,就有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观。

与苏轼、柳永等词坛巨擘相比,王观实在是个无名之辈,但就是这样一个三流词人,却写出了一流的诗词,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一首词了,同样也是他入选《宋词三百首》中的唯一一首。全词如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很明显,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情。

上阕“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作山水,把山水拟人化,形象生动,有情有义。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流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其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两句写词人目送友人,友人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词人真可谓匠心独运,情真意切,用最形象和巧妙的方式表现出了对友人真挚的挂念。

下阕开篇便用两个“送”字,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忧愁,也突出了全词的主旨。他希望留住春天,但敌不过自然;他希望留下友人,但敌不过现实,两种忧愁交织在一起,真是愁上加愁。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愿。但愿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叮嘱之意。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含蓄的感觉。

王观与著名词人秦观同为江苏人,因此二人并称“二观”。虽然论才气与成就王观不能与秦观相提并论,但是这首《卜算子》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流宋词,也难怪《宋词三百首》会收录此作品。

6 阅读:1631
评论列表
  • 2019-09-24 00:31

    一流词人居然没有周邦彦、陆游、姜夔?还有刘克庄也至少是二流吧?

    沚北之狼 回复:
    不认得等吗?[得瑟]
  • 2019-09-23 22:08

    陆游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2019-09-24 03:59

    岳飞,陆游,

  • 2019-10-11 17:12

    老实说,王 炎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