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晚,中日友好医院一则通报引爆舆论——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违反生活纪律及医德医风问题,被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这场始于4月18日的举报风波,因涉及婚外情、手术台争议等敏感议题,成为医疗伦理讨论的典型案例。
婚外情举报触发连锁反应举报人谷潇雅(肖飞妻子)提交的千字材料显示,肖飞与本科室护士长石玉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规培医生董袭莹存在长期婚外关系,其中石玉慧曾两次流产,董袭莹则已怀孕待产。
更引人注目的是,举报信揭露2024年7月5日手术中,肖飞因袒护规培医生与护士发生争执,将全麻患者独自滞留手术台40分钟。
对此,肖飞承认与两名女性存在私生活问题,但强调"医德无虞",并称离岗期间有麻醉医生监护患者。然而中日友好医院调查认定举报"基本属实",其官方通报未明确区分私德与医德问题,直接作出顶格处分。
手术台争议成舆论风暴眼
尽管肖飞解释离岗是因"激烈争吵后身体不适",且声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专业领域对此存在尖锐批评。麻醉医生凌楚眠指出,主刀医生离场会导致整个手术团队停滞,不仅威胁台上患者生命,更造成后续手术延误。公开资料显示,涉事手术为胸外科常规操作,但具体风险程度尚未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医院管理机制在此事件中暴露出多重漏洞:
情感纠葛渗入工作场景:涉事护士长与医生长期存在工作交集,却无有效回避机制
监管响应滞后:从2024年7月事发至2025年4月举报,医院未主动发现异常
学术精英的职业陨落
公开资料显示,肖飞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博连读高材生,曾赴美国梅奥诊所等顶尖机构深造,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导师。其在线医疗平台个人主页仍保留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执业宣言,与当下处境形成强烈反差。
行业反思与公众期待
事件引发多重讨论焦点:
私德与医德边界:67%受访者在社交媒体投票中认为"情感混乱者难担救死扶伤重任"
处罚尺度争议:虽有网友呼吁吊销医师资格证,但多数医疗从业者支持"治病救人而非彻底封杀"
系统性整改诉求:国家卫健委专家建议推行"医德档案联网制度",防止问题医师异地执业
目前,北京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重点核查涉事手术的合规性及医院管理责任。这场风波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成为检验医疗行业自我净化能力的试金石。正如《医师法》修订参与者所言:"穿上白大褂那一刻,医生就应接受高于常人的道德标尺。"
(本文综合中日友好医院通报、微博、当事人回应及多方专家观点,所有信息均源自公开可查资料)
既然在手术期间都放不下矛盾,或者说处理不了个人情绪,那肖飞也不适合做一名外科医生,外科手术那么精细的工作容不得一点差错的,所以应该吊销他的执业证。其实比肖飞更渣的是他的父母,一次又一次见怀孕的小三小四,肖飞父母的纵容害了他,让他有底气肆无忌惮地让窝边草怀孕。如果小四董袭莹的父母也是知道他的女儿怀孕逼宫上位,那这两对父母真的是本是渣渣一家人,才进渣渣一家门。肖飞仗着主任光环权利,把单位变成后宫,搞得单位乌烟瘴气,这种有才无德的所谓党员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