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旷日持久、和平谈判进展停滞之际,美国总统川普与国务卿鲁比欧于4月18日相继发表声明,暗示美国可能中止在调停进程中的角色,若冲突双方未能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美方将“转向其他外交议题”。此举被国际观察人士普遍视为川普政府可能放弃对乌克兰坚定支持的最新信号。
川普此番言论标志着其外交策略的重大转折。在竞选期间及上任初期,他多次公开宣称有能力在24小时内促成乌俄停火,并承诺积极推动多边谈判进程。然而,随着谈判陷入长期僵局,川普的不满情绪逐步升温。据《Axios》披露,在本次公开发言之前,川普已在幕僚会议中表达出强烈的挫败感,并警告若短期内无法实现外交突破,将重新调整政策重心。
川普在讲话中措辞激烈地表示:“如果任何一方持续阻挠协议达成,我们就会说:‘你们很蠢、你们是笨蛋、你们是糟糕的人’,然后我们就会退出。”此类言辞虽属其惯用风格,但在高度敏感的国际局势下,释放出的政治信号不容忽视。
国务卿鲁比欧在同日与北约秘书长吕特通话中重申了美方立场。他指出,总统已投入大量时间和外交资源处理乌俄问题,但“还有很多其他国际事务亟待关注”。鲁比欧更进一步表示,美国政府将在数日内判断和平努力是否具有现实前景;若无,美方将“往下一步前进”。
然而,鲁比欧在谈判过程中并未提及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或压力举措。一位与会欧洲官员指出,美方目前的策略似乎更聚焦于加速谈判进程,而非平衡施压双方。他直言:“可以明显感受到鲁比欧与特使威科夫承受来自总统的高度压力,而他们正试图将这份压力转嫁给其他谈判参与者。”
当前局势的复杂性还在于,尽管乌克兰方面已原则接受川普政府提出的为期30天的临时停火方案,但俄方回应冷淡,反而以其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提出多个苛刻的先决条件,其中包括要求实现“去纳粹化”——实质上是要求更换现有的泽连斯基政府。此一立场令谈判难度陡增,也使得克里姆林宫对美方“可能退出调停”的威胁反应平淡。
尽管言辞强硬,美国政府尚未正式撤出调停轨道。根据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证实,美方在巴黎会议中已提出一套具体的和平协议框架,正等待乌俄双方回应。一位参与会议的欧洲官员指出,该框架虽具操作性,但俄方的消极回应恐令协议难以启动。
此次川普政府态度转变,不仅对乌克兰构成直接压力,也为欧洲盟友敲响警钟。倘若美方果真淡出调停角色,甚至中断对乌克兰的军事与财政支持,势必将对整个欧洲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数日内,美方是否兑现“退出”的言论,将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乌俄和平进程,也将在这一背景下迎来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