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肾友们问我“我这病情严重吗?”,我都不好回答。
因为每个人心里,严重标准不同,这是个非常主观的事儿。曾遇到位大姐肾功能正常、尿蛋白1+,和我说过好几次她被吓得不轻,生怕自己未来变成尿毒症;还有位小伙子肌酐320,说自己不严重,我还年轻怕什么?
所以很多医生,一遇到患者问严不严重就懵逼,因为他不知道就医者心中的严重分界线在哪。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把他们的肾损害程度,换算成「肾脏剩余寿命」。
我不说严重不严重,也没办法说,毕竟没有标准、太主观。只能统一为客观的肾脏剩余寿命,那么每位患者心中自然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那么,怎么预测自己的肾脏剩余寿命?
这方面有很多专家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很多公式,不过以前我每次发公式,都有好多肾友说不会算。
也对,那些公式毕竟是面向医生开发的,设计者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患者观看、弄明白。所以今天说一下简便预测方法。
咱们先说一个最常见的病情、最常见的时间:
1、肾友群体中最常见的:
中度尿蛋白(1g~3.5g,大概是1+~3+),从早期(1-2期,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发展到终末期(5期,尿毒症透析),肾脏剩余寿命大概是20年左右。个体差异可能有的人十几年、有的人二十几年,多数都在20年附近。
这20年里,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从100左右,平均每年降低4-5个单位左右(中等速度),降到15抵达终末期。
2、来肾科就医最常见的:
来肾内科就医的患者,比咱们号上读者的分期(大多在早期)更晚一些,平均在3期(中期),也就是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30-60左右、肌酐130-180左右。
那么按照每年降低4-5个单位的中等速度,肾脏剩余寿命大概在5-10年。
很多肾友看到一些调查统计,发现怎么那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发展到尿毒症只有5-10年?其实基本都是各大三甲医院统计的本院肾内科的随访数据,只在一二级医院看病的大多是轻症患者,往往不包含在内。而且业内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统计做了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有利于投稿高分期刊),所以纳入统计的患者往往风险比较大。
3、进展更快、更慢的:
看到这大家应该也看明白了:其实预测肾脏剩余寿命,无非是根据当下自己的肾功能程度(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未来的肾功能下降速度(尿蛋白),来计算肾脏剩余寿命。
上面讲的是中等速度(中度尿蛋白、肾功能每年降低4-5个单位),而如果尿蛋白在1g以下(轻度),肾功能下降速度就更慢,低于4/年;0.5g以下(阴性-、或弱阳性+-)的肾功能下降速度能控制到1-2个单位/年——接近40岁之后肾脏自然衰老的速度,那么算算肾脏剩余寿命往往比较长。
如果尿蛋白在3.5g以上(重度),肾功能下降速度会达到平均每年下降5-10个单位,算算降到15的剩余时间,可以看到肾脏剩余寿命明显要短得多。
如果尿蛋白在10g以上(这时就别看加号有多少了,加号到顶4+也描述不了这么大量),那么病情瞬息万变,计算肾脏剩余寿命就误差非常大了,不建议预测了。因为这样的患者心脏负荷大、免疫力低、钾钠氯钙不稳定、全身上下没几个好的地方,太容易因为心力衰竭、重度感染、重度电解质紊乱等等而被送进透析室。这种情况下,严重并发症没发生时能坚持两三年,一旦发生连1个小时都坚持不了。
要注意的是,IgA肾病比其他肾病更怕尿蛋白:相同的尿蛋白水平下,进展速度更快。IgA肾病的尿蛋白轻度是0.5g以下、中度是0.5-1g、重度是1g以上,和其他多数的肾病综合征差着一个尿蛋白级别,IgA肾友注意自己有单独的尿蛋白程度。原因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的肾友可以再问我。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医生一看到你的化验单、就能预测出你离尿毒症还有多少年了吧?练得熟练了,你也一眼就能看出来。
以上计算方式,我没有算进去血压。虽然血压会让肾功能下降很快,但是有特效药,于是这里默认血压已经控制住了,就不算它了。要是您没控制住?就别看手机了,赶紧去医院,有特效药还等啥?
最后,既然这个肾功能下降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尿蛋白水平(实际上回顾性统计都是统计的过去很多年来的平均尿蛋白),而未来的尿蛋白显然是可以改变的,于是计算出的未来年限也并非定数。
咱们当下的人,毕竟只能按照当下的初始条件——也就是肾功能的目前程度、目前速度,去计算未来的年限。
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别把这个预测结果看得过于重要、别当做命中注定。毕竟未来有变量(尿蛋白、血压、并发症等等),而且医学/医院/医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干预这个变量。最后祝您的变量越变越好、肾脏寿命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