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交建筑自主研发的
国内首台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
在完成最后一次主体结构外扩配合施工后
即将进入挂架空中解体阶段
为厦门新机场塔台工程按下施工加速键

相比较于传统外架搭设每层(4.5米)耗时1.5天
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顶升1层耗时仅45分钟
整体工期“瘦身”60天
全周期综合效益提升20%
为施工现场提供了类工厂化、智能建造作业环境
助力持续提升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水平

是不是想对这个“空中智能车间”一探究竟
“一创五新”就是它的密钥
让我们一起解锁
全国首创
建筑黑科技的“六边形战士”

塔台外立面结构类似“小蛮腰”
结构径向半径沿塔高变化幅度达6.8米外筒17层以下采用全封闭钢筋混凝土围护墙形式外立面采用双曲率蜂窝铝板与玻璃幕墙设计对安装精度要求严苛到毫米级别要是采用传统的“落地式+悬挑脚手架+吊篮”方案安全、质量和工期会直接亮起“红灯”在这样“压力山大”的情况下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应运而生,它集轻量化设计、装配式施工、高安全性、自拆卸提升四大优势于一体以400吨顶升承载力与12级强风抗性首次应用于国内机场塔台建筑首创的“结构主体 + 外立面幕墙”一体化施工工艺可实现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幕墙工程的提前插入在国内外均属首例
理念创新
从科幻电影里的太空电梯获取灵感
彻底重构施工逻辑

塔台的造型特点和施工要求使得传统幕墙环轨及吊篮安装完全“水土不服”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作为一个结构装修一体化可升降钢平台系统可实现主体与幕墙施工的同步穿插作业能够适应结构径向变化的脚手架系统和幕墙安装系统轻松突破传统脚手架逐层拆装的低效模式让施工效率火力全开
▼
技术创新
北斗导航与PLC控制系统强强联手
上演“科技大秀”,破解同步难题

塔台高空悬挑外筒仅仅200毫米厚
曲面幕墙更是对安装精度严苛到毫米这就要求造塔机的7个机位在百米高空要同步顶升,且精准对接稍有偏差,钢平台就会整体倾斜但是怎么让造塔机能够在高空“缝绣花针”呢?
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首创的“位移 + 磁环 + 压力”三位一体同步提升技术惊艳全场最大位移差被严控在5毫米以内单层顶升4.5米只需短短45分钟还有塔柱顶部加节技术和两臂自升降技术加持高空作业风险瞬间降低80%施工效率却翻倍飙升工人们仿佛穿上了“安全防护服”干活更带劲
▼
工艺创新
打破常规,让结构与装修“甜蜜牵手”
颠覆传统工序

塔台外筒呈现三维曲面结构更绝的是,每层都是非标层的“定制款”安装拆卸就如同拆解高级精密钟表稍有差池便全盘皆乱,难度可想而知 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的悬挂模板系统+可调背楞
可完美适配曲面渐变结构自主研发的幕墙智能化安装工艺环形双轨吊系统就像一双双灵动的机械手能360°旋转伸缩安装幕墙面板时精度高达±2 毫米模板利用率飙升至90%再也不用担心材料浪费啦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
装备创新
智能装备组团“出道”
打造炫酷空中生产线

塔台施工现场就像个“风口”常年风速达6级以上脚手架抗风能力弱幕墙施工也处处受限 智能布料机、喷淋养护系统巧妙嵌入钢平台混凝土浇筑效率瞬间提升30%就像给建筑“输血”更快更稳自研的防台风构件系统更是牛气冲天即便面对12级狂风平台位移也能控制在≤1/200安全冗余度在行业里一骑绝尘台风天也不怕,稳如泰山为塔台建设保驾护航
▼
材料创新
追求轻量化与承载力的“终极密码”!

常规Q355屈服强度是355 Mpa超强钢BS700屈服强度是700 Mpa且自重更轻为了提高构件承载力安全系数和塔台抗风能力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首次在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工业级超强钢BS700结构自重一下子减轻25%
承载力却逆势上扬,提升100%
标准化模块组件装配率高达95%
绿色环保效益显著
既为地球减负,又保障建筑质量
真正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首台智能建造装备“造塔机”的成功应用是中交建筑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高光时刻更是中交建筑持续践行“科技强企”战略的有力实践面向未来中交建筑将继续坚守“三者”定位持续为擦亮中交集团建筑品牌贡献自身力量
来源
中交建筑
东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