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才明白:考了研再考公性价比很低!

光誉说课程 2025-04-20 02:43:47

大家好呀,我是麦子~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研究生毕业才明白:不要考了研再考公!

这篇文章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

首先要搞明白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如果在很早就明确自己要考公考编,那么我更建议大家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选择考公考编。

也收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反馈,给大家分享一下:

01-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计划是要考公,但是没有尽早的认识到要早一点考,大学毕业的时候就选择了考研,如果在本科就认识到要考公的话,实际上在本科的时候就考才是最好的。

02-

很多人考研实际上就是很盲目的,只是看见别人在考研,所以自己也要去考研,等到考上了研,才发现自己读研特别的痛苦。

而且研究生毕业也要面临找工作,如果学校不好和专业不好的话,再找工作,实际上选择的路也基本上只有考公考编,对于有研究生学历要考公考编的人来说,可以选择的岗位稍微多一点,但是依然要和其他人一样通过考试才能够上岸,并不是说有研究生学历就可以直接上岸。

所以经过考研读研的几年,实际上虽然说是可以选择报的岗位多了,但是你的竞争对手多了,你要上岸的难度也增加了。

同时考研读研的几年,你还要失去几年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对于这一类同学,性价比真的很低。

03-

如果确定自己要考公考编的话,就不要和考研硬磕,发现自己研究生上不了岸,那就直接马上回头去考公考编,抓住应届生的身份,不要过多的在考研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04-

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考编,都不要盲目的跟风,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如果没有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考研,最后会把自己搞得特别的痛苦,而且会错过很多的机会。

申明:

我并不是说大家不要去考研,都去考公考编,相反,在现在学历贬值的时代,有一个更高的学历会让一个很普通的人有更多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在读大学的时候就认识到你要考公考编,那就尽量的选择,在本科的时候就选择考公考编。

举一个例子:

一辆列车要开往一个目的地,列车的位置是有限的,如果你很坚定的要到达那个目的地的话,你首先思考的是先怎么上车,等上了车再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放在考公考编来说就是:如果本科就考公考编,你要先上岸,上岸之后再去考一个在职的研究生,这才是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有一些事业单位会鼓励员工去提升学历,并且还提供一定的学费)

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考编,这都不是一个拍拍脑袋就做的事情,做了某项选择之后可能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事情,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我劝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

1,花一点点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

2,不要盲目的跟风。

3,确定了自己的选择之后,就越早行动越好。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