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引发的交火,让本就紧张的印巴关系瞬间降至冰点。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展开小规模交锋,虽规模有限,但剑拔弩张的氛围却弥漫开来。
交火之后,印巴双方迅速行动起来。两国边境地区灯火通明,大批精锐部队连夜增援,一辆辆坦克、一门门重炮不断运往前线,海空军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仿佛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发出严厉警告,认为此次枪击事件极有可能引发印巴“全面战争”。而印度总理莫迪政府似乎也在为全面开战做准备,紧急向克什米尔边境增兵 1.2 万,这一系列举动让局势愈发紧张。
一方面,不排除美以是来协助印度后续军事行动的。近年来,印度与美国军贸往来频繁,美国不仅向印度出售了 C-17 大型运输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先进装备,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时还承诺推动向印度出口 F-35 隐形战机。印度为寻求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也承诺加大采购美国武器。以色列虽不如美国高调,但印度国内舰艇、战斗机的雷达等航电设备高度依赖以色列。所以,美以此次行动或许有军事合作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向印度运送军事装备,为印度的军事行动“添砖加瓦”。
在印巴军方对峙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高度警惕。莫迪政府为向巴基斯坦施压,竟暂停水资源合作协议,对印度河上游水坝断流蓄水,让下游的巴基斯坦面临无水可用的困境。这一举措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军事冲突,不仅严重影响巴基斯坦农业生产用水,还会对下游数亿民众的安危构成极大威胁。巴基斯坦电力部、水资源部怒斥印度的做法是“水资源战争”。若莫迪政府一意孤行,这场水资源较量极有可能成为印巴“全面战争”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