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临终唯一要求:让他主持我的追悼会,否则我决不进八宝山

老朱讲历史 2017-11-03 18:06:47

刘伯承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刘伯承晚年病种,卧床不起,华国锋去看望他。刘伯承握着华国锋的双手说道:我时候只有一个要求,这也是我唯一的一个愿望。我希望我死后,由邓小平同志主持我的追悼会,如果不行,我决不进八宝山。让儿子把尸体扔到荒草野地里好了。刘伯承和邓小平一起工作了50年,直到晚年,他们仍然保持着彼此难以分开的情谊。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病逝。邓小平率全家向老战友的遗体告别。在刘伯承追悼会上,邓小平早早的来到灵堂,向静卧在鲜花翠柏中的战友深深地鞠躬,然后久久凝视着昔日的搭档,仿佛回想起太行山的岁月、大别山的战斗,以及逐鹿中原、鏖兵淮海、渡江作战和进军大西南的往事。渐渐地,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刘邓大军已经是家喻户晓,刘邓大军是指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大军,是中原野战军的别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

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年龄虽然相差了10岁,但是俩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尽管他们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他们两个人的心里,也觉得难以分开。邓小平说:“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短短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刘、邓共事数十年间产生的深情厚谊,为刘、邓之间的友谊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