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美驻华使馆不去广州,意在直接建交,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

兴衰的五千年 2025-02-18 21:58:35

在渡江战役中,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不仅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还让在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感觉到了极大的失望。

那时候,司徒雷登总是坐立不安,与他的私人顾问傅泾波不断地交流,希望找出一个好办法……

1949年4月20日,在北平和谈的最后期限,虽然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一致认为可以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但在蒋介石授意下,南京政府最后决定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由于国民党当局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北平和谈即宣告破裂。当天晚上,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命令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随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下达,人民解放军如蛟龙一般渡过长江,并迅速冲破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这样的一个结果,是许多人都没有没有料到的。然而,却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成为了现实。至此,国民党政府企图通过和平谈判实现“划江而治”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那时候,英国的远东舰队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居然以为还是过去的一百年,便派遣他们的“紫石英”号军舰悍然闯进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并不顾解放军警告,强行向前,还主动与解放军进行了炮战。

仅仅一会儿的功夫,“紫石英”号军舰便被解放军的大炮击伤,搁浅在了镇江附近江面。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方面还不知道反省,下令停泊南京的英舰“伴侣”号,前往接应“紫石英”号。很快,“伴侣”号也被击伤,只得逃走。

面对这样的结果,英国方面依然不知道会改,还让他们远东舰队的副总司令梅登,率领旗舰“伦敦”号和快速舰“黑天鹅”号前往助阵。同样,英国的这两艘军舰也在被解放军击伤后逃走了。

很快,英国多艘军舰被解放军击伤的消息便传遍了全世界。对此,蒋介石毫无意外地表达了狂喜,认为英国一定会出兵,这样就可以保住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府。

事实上,蒋介石预料的部分是正确的。的确,在接到报告后,英国议会对此事进行了辩论,而丘吉尔还主张派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实行武力的报复”。只不过,在中共方面的强硬表态中,最后选择了以谈判的方式解决证问题。

中共方面的这一表态,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想要依仗船坚炮利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4月23日,在英国方面还没有做出反应的时候,解放军便以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势,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南京。

解放军以如此快的速度攻占了南京,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在南京被解放军占领前,苏联驻华大使随国民政府迁到了广州,而司徒雷登却因为对国民政府失望透顶,而做出了不一样的举动,选择了留在南京,希望与中共保持接触。

在司徒雷登看来,中国问题不仅是对华政策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世界和平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司徒雷登想要对世界和平做点儿贡献,希望能够解决好中美关系的问题。

看得出来,司徒雷登的本意是好的。然而,司徒雷登的善意却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不一致。那时候,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扶蒋反共。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那时候,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在军事实力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那时候,为了在将来的内战中占据舆论方面的有利地位,蒋介石假惺惺地向毛主席发出邀请,让他到重庆谈判。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毛主席是断然不会赴这个鸿门宴的。然而,毛主席却以弥天大勇出现在了重庆,并促使国民政府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6月,在美国的帮助下,蒋介石完成了战争准备,便迫不及待地单方面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1947年7月,司徒雷登在南京接替沃尔特·饶伯森,就任了美国驻华大使。

事实上,司徒雷登并非职业外交人员。只是因为马歇尔觉得有着北平燕京大学任教经历的司徒雷登,对中国和中国作风知之甚广,中国各阶层人士对他都能接受,而且他的不少学生在国、共方面担任了重要职务,便提名由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

因此,司徒雷登虽然从来没有从事过外交方面的事务,却还是被杜鲁门任命为了美国驻华大使。

任职之后,司徒雷登怀着促成中国和平的美好愿望,试图组建中国的联合政府。对此,司徒雷登曾说:

“我之参与若存一线希望,促使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组成联合政府及统一的军队以结束此场耗竭民力、自相残杀之内战,我即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虽然司徒雷登有着这样的美好愿望,但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在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和美国政府的军事帮助下,全面内战爆发。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军事天平快速发生了改变。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彻底处在了不利的地位。

此时,司徒雷登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关于这件事情,司徒雷登写下了这样的话:

“我辜负了中国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未能说服任何一方为达成协议而作出让步。”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司徒雷登没有带着美国大使馆迁往广州,留在了南京,想要直接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希望在新中国成立后直接建交。

然而,对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扶蒋反共政策、帮助国民党打内战的事实,中国人民是无法接受的。

8月,由于美国在华政策彻底失败,司徒雷登在美国政府的召唤下,不得不悄然离开中国,返回了美国。

那时候,美国的国务院发表了一个《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给他们的失败辩解,也准备继续欺骗善良的那些美国人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批驳美国的这个白皮书,也为了打破国内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毛主席写道: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