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为“门罗主义”的遗产沾沾自喜之时,南美洲的实验室里,正在酝酿一场颠覆性的政治实验——这里的人们,正用锂矿开采车那轰鸣的声响,奏响21世纪新型左翼运动的进行曲。
就在上个月,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市钟;而背后的电子屏,却闪烁着“南美共同货币”的葡语字样。这场经精心设计的政治行为艺术,一下子撕开了传统地缘政治的伪装;曾经被视为“美国后院”的南大陆,正通过数字货币以及气候协议,重构着全球权力版图。
锂矿价格的暴涨,让这片土地成为了新的战略焦点。2023年,全球碳酸锂价格突破每吨8万美元,智利阿塔卡马盐湖的摄像头,记录下了惊人的一幕——中国比亚迪的工程师,与德国巴斯夫的技术团队,在海拔2300米的矿区,展开了竞速勘探。
这不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未来能源话语权的博弈。
玻利维亚政府新近披露的数据表明,该国乌尤尼盐沼的锂储量,完全能够给20亿辆电动车,供应电池。这个数据呢,使所有工业强国,都心跳加快。“锂”这一金属,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在新能源领域很受关注。它的储量如此丰富,竟然让诸多强国为之欣喜。
数字革命正在重写政治规则。
哥伦比亚在2022年大选期间,TikTok上有一条视频,它展示了贫民窟儿童舔食雨水的场景,此视频获得了270万次转发,竟然直接催生了32万新增选民注册。
这种病毒式传播的政治动员,让传统选举策略,显得笨拙且可笑。
更值得玩味的是,委内瑞拉反对派,最近开始发行NFT形式的政治宣言,而且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正在颠覆革命叙事的方式。
气候变化让南美站上道德高地。
巴西环境部于2023年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亚马孙雨林的毁林面积;与去年相较而言,减少了34%,不过说真的,这其实是以联邦政府将23%的国防预算;转移至雨林监测无人机部队为代价的。
在厄瓜多尔,宪法法院刚作出裁定:河流以及由此,被赋予了法人权利。这一判决直接导致,矿业公司以及此,需要为流域生态的破坏支付“医疗费”。实际上该决定表明河流已经获得了法律地位,并且其生态系统健康能得到更可靠的保障。与此同时矿业公司也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这样就能确保流域生态平衡得以有效维持。
这种将自然权利纳入司法体系的创举,正在引发,全球环境法学界的震动。
毒品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制造出了新的魔幻现实。墨西哥锡那罗亚集团,最近被曝使用ChatGPT来优化贩运路线,而且秘鲁警方查获的贩毒无人机,载重已达50公斤。更让人不安的是,在暗网市场上,开始出现“可卡因加密货币”交易这种,结合了区块链匿名性和物流智能合约的新型犯罪模式,居然让传统禁毒战争彻底失效。
在这片魔幻的土地之上,中国的战略抉择显得格外关键。宁德时代于玻利维亚的锂矿项目采取“资源换技术”这一模式:每提取1吨锂,而且必须培训3名当地的工程师。这样的知识转移策略,竟然正在引发美国智库的焦虑,布鲁金斯学会的最新报告发出警告,南美或许会形成“去工业化陷阱当中的高技术依附”。
南美的政治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冷酷的真相:在气候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双重压力之下,传统的左翼与右翼的意识形态划分正在逐步失去其效用。在巴西的贫民窟里,年轻人一方面用手机来挖掘加密货币;另一方面,他们又组织社区开展抗议活动,要求公立医院接入远程医疗。这种将数字生存主义与社会公平诉求相糅合的新型抗争形式,正在为21世纪的政治光谱给予新的界定。
在欧洲还在为是否接纳乌克兰难民而吵个不停的时候,哥伦比亚政府悄悄地开启了一个叫“犯罪集团IPO”的计划:准许武装组织发行股票,让它们转变成合法的企业。这种把资本市场融入到冲突治理领域的创新举动,也许能给人类解决内战问题带来一种全新的方式。实际上在如今比特币的价值远远超过子弹的这个时期,促使游击队变成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许比签订和平协议更能有效地打破暴力的那种循环往复的情况。
南美的故事从来不只是区域政治的注脚。
当卢拉在金砖峰会上提出"气候赔偿基金"构想时当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极端自由主义实验引发比索暴跌时,我们目睹的是一场关于人类文明方向的压力测试。
这里的每一次总统选举,每一场宪法改革,以及每一项资源国有化法案,其实都在为多极化世界勾勒着新的游戏规则。
在这个意义上,亚马孙雨林里振翅的蝴蝶,掀起的可能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