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正当我准备关上电脑下班的时候,手机突然响起了一条通知:“小米刚刚宣布,SU7 Ultra新配色太空银正式发布!
”这简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作为一个科技迷,每次新产品的发布都会让我感到兴奋。
尤其是这种在工作日最后时刻的发布,给我和我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话题。
这次的“太空银”配色一经发布,立刻在网上掀起了热议。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也发了一张酷炫的宣传图:银色车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配文“强大且优雅,这就是‘新豪车’小米SU7 Ultra。
”看起来确实十分迷人。
这与之前的小米SU7 Ultra的黄色版本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低调但依然充满了科技感。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发布前一天,就有网友在论坛上晒出了“太空银”的实车照片,这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是真车吗?
是新车还是彩绘?
”网友们纷纷议论,有的甚至开始猜测下一款小米车的可能配色。
这真是一场意外的“剧透”。
雷军设定销量惊人目标当然,除了配色外,小米SU7 Ultra这款车本身也备受期待。
小米CEO雷军在社交媒体上激动地发表了一系列帖子,宣传新配色,并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为这款新车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年度销量目标——超过1万台。
这对一款售价高达81.49万元的豪车而言,完全是个惊人的数字。
“这是我们对市场的强烈信心,也是小米对自身技术和品牌的自信。
”雷军这么说。
不少人对这个目标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更多倾向于选择传统豪华品牌。
不过,也有小米的忠实粉丝相信雷军能够带领团队创造奇迹。
小米股价创新高,市值突破万亿就在这次新车发布消息的涨潮中,小米的股价也在持续走高。
在2月14日那天,小米集团的股价上涨了超过7%,创下了历史新高。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小米的市值一举突破了万亿港元,这个成绩让不少科技企业望尘莫及。
在公司内部的直播中,雷军与大家分享了这一喜人的消息。
他幽默地说:“大家不用感谢我,这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他甚至开玩笑地提醒,如果股价短期内有波动,大家也要保持冷静,更会继续努力,力争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看着小米股价一路飙升,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在支撑这个科技巨头一路向前?
原来,这是多条业务线共同发力的结果。
多元业务助推小米集团发展小米的成功,显然不仅仅依赖于手机业务。
随着小米市值的不断攀升,市场对其估值逻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除了手机业务,小米的多元化发展策略显然是一个重大因素。
首先是小米的高端化战略。
通过不断的技术自研,如影像技术和芯片技术,小米逐渐在高端市场占据了位置,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
与此同步,小米汽车业务的迅速崛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SU7的成功交付以及新车型SU7 Ultra的推出,无疑为小米在电动车市场赢得了不少关注。
高盛近期上调了小米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预测到2025年小米的电动车销量将达到35万辆,这个数字超出市场预期的21%。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随后的2026年销量预测也大幅调高,达到了65.5万辆,增长幅度十分惊人。
可以说,小米在电动车业务上的投入,终于开始收获成果。
不过,小米的成功并不止于硬件产品。
去年前三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2.4%,创历史新高。
而互联网服务成为了小米当前最大的“现金奶牛”,尽管其收入占比只有9.15%,却贡献了34.71%的利润,毛利率高达77.45%。
高端化战略成果初显这些数字背后,无一不证明了小米高端化战略地位的举足轻重。
2月5日下午,小米内部举行了一场高端化战略研讨会,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探索和实践。
雷军在会上表示,从2020年至今,小米的高端化之路走过了最初的探索期,对高端化的认知越发深入。
小米的目标不仅仅是短期战术,而是长远战略,是小米实现从科技探索到产品商用,再到全球雄心的重要途径。
他透露,今年2月底将是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的新产品发布,这些都是其领域内的顶级旗舰产品。
这次发布会将展现小米五年高端化探索的答卷,也是小米高端化战略的全新起点。
就以手机业务为例,小米15系列的起售价从之前的小米14的3999元上调到4499元,但销量仍然非常喜人。
随着高端产品的陆续推出和汽车业务的强势增长,小米能否在未来继续巩固其市值,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小米的故事,是一个从草根逆袭到科技巨头的传奇。
无论是与市场的博弈,还是自身的创新与突破,小米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实力。
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再大的目标,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小米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