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才叫发明创造,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几乎没有创造,最近的DeepSeek就是抄袭,这是最近过年期间,在几次饭桌上酒后和朋友们讨论的话题,有时甚至都快动手打起来了。朋友之间有些争论是正常的,因为毕竟对事情的认识和看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而且就此问题,在网的自媒体上,有些人更是一切否定的说,中国上下五千年除了四大发明外,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伟大创造。这话就有点过分了。

对此,猫哥就分别就此肤浅的聊聊。此内容比较长,也有点意思,更有些内容,希望您能耐心看完。猫哥逐渐的在转变分享风格,过去猫哥内容不讨喜,几乎天天被卡,我也不知道这个DeepSeek有什么不妥,一共写了四篇,有两篇几乎没流量,两篇就发布出去。希望这篇科普内容,平台的大编还是小编能够抬抬手,每天选题、写文案、录制、剪辑和发布,真的不容易,各位如果觉得内容还可以,请您辛苦辛苦,帮忙点赞评论和转发推荐。
来,跟着猫哥看世界,精彩点评在最后。
我们先了解发明创造和科学发现的定义,了解这些定义,能够让您很清楚的分辨自媒体平台上满天飞的各种言论。
发明创造是指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首创出先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事物、新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某种需要。
因此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创新,以及文学和艺术创作,在广义上都属于发明创造活动。发明创造不同于科学发现,但彼此存在密切的联系。历史上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通过探索、研究、发现、表达、记录、信息传递交流,制作成为口语、书面信息、涂鸦图案、实物产品、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揭示,利用自然界存在的或者隐含的人类未知原理等,制作成为可以供生存、生活、生产、交流、信息交换等,具备相当程度的科技含量人类智慧结晶产品。
还有一个定义,就是科学发现, 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
作出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两类发现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例如,19世纪末以来,电子、X射线、放射性等发现促成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理论的建立,而后者又推动了各种基本粒子的发现,为粒子物理学的诞生作好了准备。
任何发现归根结底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自身需要的产物,特别是事实的发现往往直接受到社会生产水平和仪器装置制造技术的制约。因此,科学发现在科学发展的总进程中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

下面我们首先就DeepSeek算不算是一种创新的问题,从发明创新的概念上讲,可以算是一种发明创造,原因如下:
技术创新方面
独特架构设计:DeepSeek采用了混合专家(MoE)与多头潜在注意力Transformer架构,相比传统架构,能更高效地处理任务。比如在处理复杂文本生成任务时,可智能激活部分参数,提升性能同时降低计算成本。
训练技术突破:DeepSeek团队在训练优化上成果显著,以相对少的资源和较低成本完成训练。如DeepSeek-v3仅花费558万美元,在55天左右完成训练,性能还能与GPT-4等匹敌。
行业影响方面
改变行业竞争格局:DeepSeek的出现冲击了AI行业格局。其以低价高性能的产品,如DeepSeek-v2引发了AI模型价格战,促使其他大厂纷纷降价。
推动行业技术发展:DeepSeek完全开源代码和技术细节,为全球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
应用价值方面
拓展应用场景:DeepSeek的模型具有强大的推理、数学运算和逻辑分析能力,在教育、医疗、金融等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能为行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提高效率和质量。
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它的出现为相关产业创造了新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如基于DeepSeek开发的智能客服、智能写作助手等应用,可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猫哥虽然是学自动化的,但是上学学的那些知识都当酒菜还给老师了,这是前两天晚上和朋友聊天后,的确是进行了查阅和思考后能够想到一些方面。
实际上,很多人的认知是,只有无中生有才是创新和发明,而宏观的说整个宇宙,从微观来说我们个人,一切的一切除了造物主以外,没有一样东西和一件事物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是借鉴基础认知上的发展开拓,从而实现新的创造和创新的。
当时,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成功了,他就享受了发明者的这个荣誉,那么如果按照有些人的观念和执念来说,那就应该追根溯源的,是发现了蒸汽能够顶起水壶盖,的某一个人,才应该算是发明创造造者。这不是抬杠,而是对一种极端认知的反驳。后面猫哥会举例说明。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明创造的领域中,借鉴和继承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它们与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借鉴前人的成果为新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储备和起点。历史上众多的伟大发明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建立在对过往技术和理念的深入理解之上。以通信技术为例,从早期的有线电话到现代的无线移动通信,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线电话的发明为后续的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原理和架构,后续的研究者借鉴了其语音传输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出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
继承则不仅是对已有知识和技术的简单接受,更是对其核心价值和精髓的传承。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早期汽车的内燃机原理和基本机械结构被一直继承下来。尽管现代汽车在外观、性能和智能化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的传动、制动等机械系统仍然保留着其最初的核心要素。这种继承使得汽车制造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避免了每次创新都要从头开始摸索的困境。
此外,借鉴和继承能够有效降低发明创造的风险和成本。当新的发明者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时,他们可以避免重复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新药物的研制往往基于对已有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的研究。通过借鉴这些已有药物的特性,研究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化合物,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试验和投入。
而且,借鉴和继承有助于形成技术的积累和沉淀,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在电子计算机领域,从庞大的真空管计算机到微型化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每一代技术的更新都是对前代技术的继承和发展。这种技术的传承使得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最终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总之,借鉴和继承是发明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降低了风险、节约了成本,并促进了技术的积累和行业的进步。只有充分认识到借鉴和继承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创新精神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瓦特改进蒸汽机这一成就很好地体现了发明创造与继承和改进之间的紧密关系。

首先,发明创造并非完全从零开始。在瓦特之前,已经有了蒸汽机的原型,但存在效率低下、实用性差等问题。瓦特继承了前人在蒸汽机研究方面的基础和经验,这是他能够进行改进的前提。
其次,改进是发明创造的重要环节。瓦特不是简单地照搬前人的成果,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试验,对蒸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重大改进。他增加了冷凝器,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使其能够真正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继承为发明创造提供了起点和方向,让后来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改进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使技术更加成熟和实用。发明创造往往是继承与改进的结合,只有不断地继承和改进,科技才能不断进步。
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继承和改进的结果,比如:

电灯:在爱迪生发明实用的白炽灯泡之前,已经有其他人对电灯进行了研究和尝试。爱迪生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和思路,通过不断试验改进灯丝材料等,最终成功发明了实用且耐用的电灯,实际上爱迪生发明的是灯丝。
飞机的发明:在莱特兄弟成功发明飞机之前,有许多先驱者对飞行进行了探索。例如,乔治·凯利爵士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奥托·李林塔尔的滑翔机实验。莱特兄弟借鉴了他们的成果,继承了对机翼形状、重心控制等方面的认识,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发明了具有可控性和可持续动力的飞机。

计算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是在早期计算设备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改进而来的。从最初的机械计算装置到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计算机,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成果上进行创新和优化。
汽车:早期的汽车原型存在诸多问题,后来的发明者和制造商在继承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动机性能、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使汽车逐渐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
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早期的通信网络技术,如电话网络和分组交换技术,为互联网的构建提供了基础。蒂姆·伯纳斯·李等科学家继承了这些网络通信的原理,进一步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使得互联网能够广泛应用于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

智能手机的演变:最初的手机主要用于语音通话。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具备了短信功能、拍照功能等。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是在继承了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借鉴了电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概念,融合了触摸屏技术、高性能处理器等创新元素。以苹果公司为例,在智能手机领域,当其他厂商还在遵循传统手机的设计和功能时,苹果推出了 iPhone 。它摒弃了物理键盘,采用全触屏操作,引入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和用户交互方式。这背后是苹果团队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满足于现有的手机模式,以创新的思维去重新定义手机的功能和使用体验。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的发明,是在对以往基因研究方法和微生物免疫系统的了解基础上实现的。科学家们继承了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借鉴了其他基因操作工具的原理,开发出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手段。
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的制造技术和经验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新能源汽车继承了汽车的基本架构和安全标准,同时借鉴了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车辆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等关键性能。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创新也十分显著。面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主导地位,特斯拉没有局限于已有的技术和市场格局。他们大力研发高性能电池技术,打造智能化的车载系统,并且采用独特的直营销售模式。这种创新精神使特斯拉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在医疗领域那就更是每一个人和进步都是踩着前人的脚步,站在被人的肩膀上而取得的。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借鉴、继承在发明创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个DeepSeek引发了更多关注和讨论是一件好事,由于猫哥本就是外行,也只能是举例证明,而有些人说中国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创造,这个话题,还是怎么讲也无法改变一些有选择接受信息的人的固化认知,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远的不说,就说近现代的中国创造的成果。
近现代中国有不少发明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
超级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领衔研发的超级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量子通信: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远距离、高安全性的量子密钥分发,引领了全球量子通信的发展。

5G 技术:中国的 5G 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变革,在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高压输电技术:中国成功研发并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解决了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难题,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高铁技术:中国高铁以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营里程长等优势闻名于世,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计算速度领先世界,在气象预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够在深海进行复杂作业,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探测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天眼(FA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天文观测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还有很多,猫哥就不一一例举了,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我们也无从知晓,也没有公开。


如果有些人睁眼看不到这些,那么牛顿和莱文尼茨借鉴我们古人的《算学宝鉴》而且你们知道比牛顿要早的多的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了万有引力,只是无法考证牛顿是否借鉴了,哥伦布借鉴的《坤舆万国全图》,就更别提《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孙子算经》,什么《授时历》、什么《天工开物》、什么《本草纲目》等等,那些人就更不会承认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了。关于西方文明借鉴中华文明的内容,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