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解放军部队现在的编制是“军,合成旅,合成营”三级编制,相对于原来的“军师团营”四级编制,战术编制已经由原来的团级缩小为营级,虽然这个营级是合成营,其实实际上本质是加强营编制。
传统的部队编制下,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工兵连,一个辎重连及特务连,除了三个步兵营之外,团部直属的炮兵,坦克兵,工兵,辎重兵合编为团部直属营,这个团部直属营日常归副团长指挥,其实是属于高配版本的营长。
战斗打响,步兵三个营中步兵第一营是主力营,步兵第二营是辅助营,步兵第三营是预备营,副团长率领团部直属营加强到主力第一营方向上,团部直属营与步兵第一营组建前方指挥部,副团长负责指挥炮兵,坦克兵,工兵,辎重兵等辅助兵种,步兵第一营的营营长负责指挥三个步兵连进行进攻。作为辅助营的步兵第二营的负责巩固防线,步兵第三营一直处于后备队的角色。
假设战斗打响后,步兵第一营进攻迅速,敌人被击溃,步兵第一营一直处于追击状态,第一营一直扩大战果,随后敌人投降,战斗结束。这时候大家会想到步兵第二营与第三营的存在的问题,如果仗都这么好打,不如把步兵第二营与第三营给取消算了。取消了两个步兵营之后,团的编制内也就只有步兵营(3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工兵连,一个辎重连,此时多配置一个坦克连,也就成了标准的合成营的八个连编制: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
步兵第一营在前方受到阻击,战斗人员损失惨重,这时步兵第二营顶上去,因为配置靠后的辅助兵种相对损失较小并不影响战斗力,这样能够保证攻击力不减小,实在不行作为后备的步兵第三营顶上去,这时前方就成了堆步兵的游戏了,城市攻防战其实就是步兵之间的对决。
步兵第一营推进正常,那么作为步兵第一营与后面总部之间必然会形成大量的真空状态,这样敌人的游击队就可以三两人组成一组,手持RPG进攻步兵第一营推进后的重要补给线,如果步兵第一营的后方补给线被对方切断,那么前线部队自然会崩溃。这个时候步兵第二营就会有作用了,轻步兵的第二营可以负责清剿游击队,维护整个补给线。当然这活儿也可以由装备精良的步兵第一营来做,这不明显影响作战效率。
步兵第一营前方突击进攻,步兵第二营巩固战线,那么谁来保证前方辅助进攻前方非战斗人员的安全,因为辅助战斗兵种没有多少步兵的作战的能力,一但被对方突袭,这是相当危险的。这时步兵第三营就可以用上了,虽然对方突袭是小概率的事件,但是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合成营营长要指挥8个基本连队,以前副团长指挥辅助连队,而营长指挥3个一线步兵连,如此大的工作量,合成营的营长能不能完成。合成营的指挥所相对于以前团部要更加靠近布置,也更容易被攻击。一但前线指挥所被打掉,那么整个合成营就崩溃了。以前团编制时,后方有一个团部指挥部,前方有前方指挥所,就是前方指挥所出了问题,后方团部指挥部也能迅速重建前方指挥所。
军改组建合成营的根本原因是裁军节约军费,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裁撤步兵,增强各种新装备与新武器的对一线部队装配,这也是大国强军的必经之路。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师应该下辖三个团还是四个团的问题,很多朋友说当然兵越多越好了,一个师5个团或者8个团当然可以,关键编制人数越大是越要费钱的,这里说的问题是以最小成本完成固定的任务。李云龙打平安县城,他一个独立团就够了,当然李云龙也可以找旅长让整个旅来打平安县城,甚至可以让整个八路军全部来打平安县城,自然人越多,就越好打了,关键就是打平安县城这个小事有必要动用整个八路军吗?
合成营的改革肯定是有利于大国强军的,以前一个标准团3000人,现在合成营差不多1000多人,人员都少了三分之二,同等效益下自然可以让每个人的工资涨三倍,这样的工作积极性就更强,但同时也面临了特殊情况下的人员不够的问题。当然人员不够,可以外包,维持运输线及后方安全的活儿可以用预备役来干,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俄罗斯就是搞成合成营,导致人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