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创始于1908年,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1987年4月,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那段时期的十大股份制银行之首。

2004年,交通银行成为副部级银行,原来的工农中建“四大行”扩增为“五大行”。而其余九家股份制银行和2000年后成立的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成为新的十二家股份制银行,领头羊变成了招商银行。
成为“五大行”后,交通银行在全国按省市区设立分行,各项业务发展得比较平稳。
2019年,邮储银行被划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五大行”并列,但它没有和“五大行”一样,成为副部级银行。
尽管交通银行成为“五大行”,但它却有两点尴尬。下面,我们通过相关银行年报和相关资料来分析一下。
一、第一个尴尬是它与“四大行”差距很大
交通银行虽然和工农中建并列“五大行”,但它的各项指标都与“四大行”差距很大。
从业务规模看:截止2024年末,交通银行资产总额为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负债总额为13.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5%。但同期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48.82万亿元、43.24万亿元、35.06万亿元、40.57万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44.83万亿元、40.14万亿元、32.11万亿元、37.23万亿元,双双差距巨大。

从经营业绩看:2024年,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同比增长0.87%;实现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而同期,工农中建“四大行”,营业收入最低的是中国银行的6300亿元,净利润最低的也是中国银行的2378亿元,差距同样巨大。
从资产质量看: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01.94%,较上年末上升6.7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放在“四大行”里,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交通银行的净息差1.27%、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6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8%,均低于“四大行”。特别是净息差和总资产收益率,相差更多一些。

从机构、员工数量及客户数据看:截止2024年底,交通银行有机构2894个、员工95746人。而同期,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机构数为11507~22894个、员工数为312757~454716人,差距同样巨大。而交通银行有个人客户数1.99亿户、对公客户284万户,与“四大行”同样差距巨大。

从A股市值看:截至4月24日收盘,交通银行市值5659亿元,远低于工农中建“四大行”的1.72~2.58万亿元。同时,它的市净率0.58,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市净率分别是0.71、0.76、0.71、0.73,差距不小。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除了资产质量指标相差不多以外,交通银行在众多指标上都与“四大行”差距很大。
二、第二个尴尬是它的一些重要指标被招商银行超过
2004年交通银行由股份制银行转为“五大行”时,各项指标远超股份制银行排名第二的招商银行,但10年后,它的一些重要指标开始慢慢被招商银行超过。

从经营规模看:截至2024年底,交通银行资产总额14.90万亿元、负债总额13.75万亿元,招商银行资产总额12.15万亿元、负债总额10.92万亿元,招商银行略低于交通银行。
从经营业绩看:2024年,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净利润935.86亿元,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净利润1483.91亿元。招商银行这两项指标,均大幅超过交通银行。

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0.9亿元、净利润95.09亿元,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1.8亿元、净利润37.87亿元,招商银行远不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交通银行,2018年净利润超过交通银行,以后便逐渐拉开距离。
从A股市值看:截至4月24日收盘,交通银行市值5659亿元,远低于招商银行的1.06万亿元。同时,交通银行的市净率0.58,远低于招商银行的1.02。

从机构和员工数量看:截止2024年底,交通银行有机构2894个、员工95746人,而同期招商银行有机构1958个、员工117201人,互有长短。
从资产质量看:截止2024年末,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31%、拨备覆盖率201.94%,分别远逊于招商银行的0.95%、411.98%。

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交通银行的净息差1.27%、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6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8%,分别远低于招商银行的1.98%、1.28%、14.49%。

从国内外排名看:在“2024年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招商银行列交通银行之前,排第五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上,“四大行”分列前四名,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分别列第九名、第十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交通银行在经营业绩、盈利能力、资产质量、A股市值等方面指标被招商银行超过,在机构人员和国内外排名方面与招商银行各有长短,仅在经营规模指标上超过招商银行。
三、产生上述尴尬的五个原因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岁月是最真的分辨仪,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产生上述尴尬可能有以下五个原因:
一是与“四大行”相比有先天不足。交通银行虽然是百年老店,但1987年的重新组建基本相当于新建。而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至今营业已逾120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成立于1984年、1954年、1951年。

交通银行与“四大行”的老底子,特别是工商银行直接接收了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营业网点,是根本无法相比的。比如在1998年的北京,交通银行只有50多个网点,工商银行则有700多个,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有200~400个不等。
就是说,交通银行还在进一步“跑马圈地”的时候,人家“四大行”已经占地完毕,开始做大做强啦。
二是缺失了股份制银行的部分活力。“四大行”的实力和影响力是其它银行无法比拟的,而交通银行在学习“四大行”按部就班设立网点和经营风格的同时,也缺失了股份制银行的部分活力。比如股份制银行通过加大业绩考核来扩大业务规模,比如股份制银行通过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网点来提升经营效益,比如股份制银行的创新与机制灵活,等等。
三是发展速度不及“四大行”。以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长为例,2015年~2024年的10年间,交通银行总资产增长208.25%,增速与“四大行”相比是最低的;总负债增长207.72%,增速与“四大行”中增速最慢的中国银行(207.71%)只差毫厘。

如果业务规模已经小于“四大行”,发展速度再慢于“四大行”,那么很可能两者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四是自身特色不足。相对于“您身边银行”的工商银行、“善建者行”的建设银行、“全球服务”的中国银行、“大行德广”的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交融四海”则有点特色不足。
重新组建之初,国际业务是交通银行的特色业务,名气和规模仅次于号称“外汇银行”的中国银行。但后来,随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也都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交通银行的国际业务特色慢慢湮没了。
而“四大行”的“工商”、“农业”、“城建”、“外汇”特色依旧鲜明,招商银行“零售之王”的鲜明特色更是一骑绝尘。
五是盈利能力稍弱。经营规模、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是评价商业银行实力的三个关键,而体现综合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则是重中之重。交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0.65、净资产收益率9.08%,都低于“四大行”,更远低于招商银行的1.28%和14.49%。而盈利能力稍弱,又导致了资本市场给出的市净率(0.58)偏低,它在近一年A股涨幅也低于“四大行”。

交通银行是国内排名第六的大银行,但向前很难追上“四大行”,一些重要指标又被招商银行超过。因此,稳中有进、做出特色、提升效益、树立品牌,应该是它的长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