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一只就获刑!2013年广西鸟贩开价600元售卖,脸色煞白专吃猪肉

万象硬核 2025-04-17 10:17:07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3年12月14日,广西新闻网报道,一位市民在逛花鸟市场的时候,看到了一只脸色煞白的鸟。

他一眼就认出了鸟的身份,还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心生怜悯之下,就决定花钱将其买下,但是鸟贩子却开出了600元的高价。

这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为什么会脸色煞白,鸟贩子又为何敢公开售卖?

—【·花600“赎身”·】—

这位认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爱鸟人士姓赛,他看到有摊贩在出售这只大鸟就想买回去放生。

而鸟贩子也看出了赛先生有心买下这只大鸟,就开出了600元的价格,这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犹豫了很久之后,赛先生还是自掏腰包买下了这只大鸟,照顾了两天之后,他开车将这只大鸟送去了当地的救护中心。

一番了解之下,救护中心里面已经有了10只一模一样的大鸟,都是当地的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查获的。

赛先生送来的这是第十一只,它们被同一关在一间屋舍当中,性格比较胆怯,十分怕人,看到有人靠近它们就会一起缩在角落里,警惕的看着来人。

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大鸟比较难饲养,它们其中很多都体弱多病,还有的是幼体,野外生存能力弱,因为都是被非法捕猎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伤,照顾起来比较麻烦。

而且它们还很挑食,专吃猪肉,其他的都不吃,救护中心每天都需要买40多块钱的瘦猪肉喂养它们。

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在一个多月的喂养中,这些幼体已经逐渐成长为亚成体,羽毛也日渐丰满,等到它们的情况进一步稳定之后,会将它们逐渐回归到野外。

那么这11只大鸟都是什么鸟呢?

它们的学名叫做草鸮,不过人们更多的会称呼它的俗名,猴面鹰。

草鸮属鸮形目草鸮科,是一种体型中等偏小的猛禽,也是分布最广的猫头鹰之一。

在中国,草鸮分布于南方多个省区,如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偶尔也可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见到,但较为罕见。

由于它偏好空旷或半空旷环境,因此常与农业景观紧密相关,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草鸮虽然在国际濒危动物中属于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是在中国它们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捕猎1只也是违法行为。

在我国,草鸮其实分布虽然广,但其实数量并不多,是罕见的留鸟和冬候鸟。

2021年3月9日,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发布消息,当地刚刚审结了一起案件,就是有关捕猎草鸮的。

在2019年的3月份,当地的一户村民家中的菜地因为总是被鸟类破坏,就在地里架起了一张宽大的鸟网。

大约两个月后,鸟网上就挂了一只鸟,正是草鸮,它被人发现后将其从鸟网中解救出来,经过检查发现,这只草鸮的右脚骨折。

很快,相关部门就接到了群众的举报,到现场之后起获了这只草鸮,并且将架设鸟网的村民传唤询问。

草鸮后来被送去了当地的保护管理站进行救治,经过鉴定也确认了身份。

最终,架设鸟网的村民也因此受到了处罚,被判刑罚款。

草鸮不仅长相奇特,行为习性也颇为隐秘,在生态系统中更发挥着重要的平衡作用,作为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人们应该保护它们。

——【·草鸮·】——

草鸮的外形特征非常独特,乍一看像一张心形的面具,颜色浅淡,好像脸色煞白,十分引人注目,因此得名“猴面鹰”或“白脸鸮”。

草鸮最显著的特征是那张近乎完美的心形面盘,由白色或浅金色的羽毛围成,中央是黑褐色的大眼睛,嘴喙隐于羽毛之间。

这种特殊的面盘结构并非装饰,反而具有极强的功能性,有助于草鸮聚集声音,使它具备极其灵敏的听力,哪怕是地下啮齿动物轻微的动静,它都能捕捉到。

成体草鸮体长约30到40厘米,翼展在100厘米左右,背部羽毛为金黄至灰褐色,杂有白色斑点,腹部则是白色或奶黄色,洁净柔和。

它们体态轻盈,羽毛边缘呈丝状,飞行时几乎无声,是夜间猎食的绝佳利器。

它们可以适应多种生态环境,从开阔的草原、农田、湿地到林缘地带,甚至城市郊区和废弃建筑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草鸮是标准的夜行性猛禽,白天通常栖息于树洞、岩洞、屋檐或其他隐蔽处,傍晚或夜间出动捕食,其活动范围广,领地意识不强,迁徙能力亦较强,常会根据猎物数量和栖息地变化而迁徙。

草鸮是肉食性动物,主食是鼠类、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及爬行动物,其中以田鼠、家鼠等啮齿类为主。

草鸮以鼠类为主食,它们对鼠类食物非常执着,有时即便已经吃饱,再见到老鼠也还是会抓,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生物控制力量。

相比化学灭鼠剂,它更环保、更高效,一个草鸮家庭一年捕食的鼠类数量可达几千只,在农业生态中可显著减少病虫害和粮食损失。

草鸮的繁殖季节依地区而异,通常在春末至夏季繁殖,每窝产卵4到7枚,它们常选择洞穴、旧建筑、树洞等隐蔽之处筑巢,不主动搭建巢穴。

在食物充足时,它们每年可繁殖2到3次,种群恢复能力较强,然而,雏鸟对人类干扰极为敏感,一旦巢址暴露或环境破坏,极可能导致弃巢。

人们如果在野外发现草鸮的幼崽和巢穴,最好不要轻易靠近,可以上报给相关部门,让专业人士来处理。

参考:

广西新闻网《市民逛市场看到猴面鹰 花600元为其“赎身”(图)》,2013-12-14

云南网《科普云南 | 飞鸟集——草鸮科·草鸮》,2021-8-13

云南网《景谷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草鸮”》,2023-12-11

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私设鸟网捕草鸮 非法猎捕终获刑》,2021-3-9

0 阅读:47

万象硬核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