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达标的金标准,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新文主任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就像一面“血糖记忆镜”,能客观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比单次血糖检测更稳定、更全面,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今天,黄主任将为大家详细讲一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重要性,和如何达标的相关问题:

黄主任进道,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的产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血红蛋白就像血液中的“运输船”,负责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血糖(葡萄糖)是血液中的“糖分”,当它长时间处于高水平时,就会“粘”在血红蛋白上,形成糖化血红蛋白。
这个过程是缓慢且不可逆的,就像把糖浆涂在面包上,一旦粘上就很难分开。因此,HbA1c的数值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会受某一天饮食、情绪或运动的影响。
不过,HbA1c并非万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贫血、妊娠、输血后等),它的数值可能不准确,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多少才安全?根据HbA1c数值,血糖控制情况可分为5个等级:
HbA1c(%)
血糖控制情况
建议措施
4%~6%
血糖正常
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6%~7%
控制较理想
加强饮食运动管理,必要时用药
7%~8%
控制一般
调整药物,优化生活方式
8%~9%
控制不理想
需强化治疗,警惕并发症
>9%
控制极差
立即就医,调整降糖方案
理想目标:
普通糖尿病患者:HbA1c ≤ 7%年轻或低并发症风险患者:可考虑 ≤ 6.5%老年或合并严重疾病患者:可适当放宽至 7.5%~8%三、糖化血红蛋白超标有什么危害?黄主任强调,如果HbA1c长期偏高,意味着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全身血管和器官受损,增加以下并发症风险:
✅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 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致肾衰竭) ✅ 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 神经并发症(手脚麻木、疼痛)✅ 伤口难愈合(增加截肢风险)
研究表明:
HbA1c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下降21%!将HbA1c控制在7%以下,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建议控制在6.5%以下。四、糖化血红蛋白高了怎么办?如果HbA1c超标,别慌!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
1. 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高GI食物(如白米饭、甜点)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控制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

黄主任最后总结说,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管理的“金标准”,长期超标会严重危害健康。控制HbA1c ≤7%,能大幅降低并发症风险。糖友们一定要重视定期检测,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综合管理,才能稳控血糖,远离并发症!
黄主任为糖友加油:血糖管理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坚持科学控糖,才能赢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