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项目烂尾5年!芬兰和爱沙尼亚悔拒中国,如今天价隧道难产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10 03:55:28

芬兰和爱沙尼亚想花150亿欧元修一条海底火车隧道,让两国半小时就能互通。这本来是件好事,能赚大钱、创造工作。

但美国不乐意中国参与,硬说这项目会被中国"控制"。于是,两国听了美国的话,不让中国公司帮忙。

现在,两国眼看着,一边是中国在其他国家海底断层中“穿针引线”的实力,一边是欧美团队在自己家连隧道口都没挖动的尴尬。

芬兰现在后悔了,偷偷找中国帮忙,爱沙尼亚也在犹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项目背景与初期愿景

早在 2008 年,芬兰和爱沙尼亚两国就开始合计这件事。

计划这条隧道全长 103 公里,总造价高达 150 亿欧元,打算最晚在 2024 年底完工通车。

修成后能带来不少好处,坐火车从芬兰到爱沙尼亚的时间,能从原来的 2 小时一下子缩短到半小时。

而且,每年能给芬兰增加 26 亿欧元的经济收入,爱沙尼亚也能多赚 6 亿欧元;还能直接创造 2 万多个工作岗位。

这个项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两国的人员往来更方便,经济联系更紧密,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好。

拒绝中国参与的决策与后果

2019年,芬兰和爱沙尼亚终于决定将这件事提上日程,但却出乎意料的拒绝中国。

原来,项目刚开始时,美国就到处宣传 “中国威胁论”,把这个隧道和 “一带一路” 联系起来,说中国可能借此扩张势力。

美国还通过自己的援助计划给波罗的海国家钱,想削弱中国的影响。

爱沙尼亚作为北约成员,直接和美国签了 5G 安全协议,明确把政治立场看得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直接导致项目停了。

欧盟也紧跟着出手了,以 “经济安全” 为理由,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成员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重要基建项目。

虽然这个隧道本来是私人项目,但欧盟说它可能影响欧洲的战略自主,逼着两国政府重新考虑合作。

这其实是欧盟想在高科技和基建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人人皆知,大国博弈之下,小国的生存岌岌可危,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只能站队。

而在当时,爱沙尼亚特别反对俄罗斯,把中国当成俄罗斯的伙伴,所以把中国列为安全威胁,所以更加排除中国投资。

芬兰虽然以前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但加入北约后,安全政策跟着美国走,所以对华合作机会变少了。

基于以上国际政治斗争、安全担忧和经济利益各种原因交织,这个项目彻底被几个国家合力搅黄了。然而,结果就是没有好结果。

英法承包商来了,张口就是天价,造价翻了好几倍。美国嘴上喊支持,实际一分钱没给,技术也拿不出来。

现在项目卡在海底施工技术难题上,预算已经超支,施工团队连隧道起点都没挖,整个工程彻底停摆。

原本指望这条隧道拉动两国经济增长,现在看来连图纸都可能变成废纸。

中国基建技术实力展现

再看看中国这几年修海底隧道的实力,深江铁路海底隧道,全长13.69公里。

地上是海,地下是17条断裂带,跟刀割豆腐一样难挖。

最深埋到115米,水压1.06MPa,相当于10个大气压,足以压扁普通设备。

中国工程师愣是用自主研发的 "深江 1 号" 盾构机(3800吨巨无霸,耐压1.2MPa),给啃下来了。

汕头湾海底隧道施工时也是难度系数拉满,不仅要承受 350 公里时速的高铁通行,还要穿越 17 条断层带(其中 8 条是活断层)。

没想到,中国团队用直径 15 米的 "永平号" 盾构机,依然在摇晃的地质环境里精准掘进,建成后隧道还能扛住 7 级地震不漏水。

中国在这方面的核心本事包括:能在像高压锅一样的深海高压环境里安全作业;碰到破碎岩层、地下暗河等复杂地质不抓瞎;隧道结构既抗震又防水,像给鸡蛋壳里加钢筋一样坚固。

这些技术让中国在跨海工程领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反思与重启合作尝试

两国最初因为政治原因拒绝中国参与,结果项目彻底卡住。

到了2020年之后,两国被经济压力逼得没办法了——原本150亿欧元的预算超支到离谱,施工技术难题又像座大山压着,工期一拖再拖,眼瞅着每年26亿+6亿的经济效益打水漂。

芬兰人坐不住了,开始偷偷摸摸找中国谈合作。他们发现,之前看不上的中国技术,现在成了唯一能救项目的稻草。

现在两国肠子都悔青了,终于明白:搞基建不是搞政治站队,手里没技术,光喊口号根本行不通。中国工程师手里的盾构机、防水抗震技术,才是真正能把图纸变成现实的硬通货。

听说芬兰已经悄悄派人来谈技术引进,爱沙尼亚虽然嘴上还硬,但也在打听中国有没有"打折方案"。

这个项目就像块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但谁都知道,没有中国参与,可能永远只是张废纸。

结语

芬兰 - 爱沙尼亚隧道项目的停滞,是中美欧三方博弈的典型例子。这说明基建合作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成了大国竞争的战场。

中国既要坚持合作原则,也要适应政治现实,通过技术创新和规则改变寻找新机会。

欧洲如果一味跟着美国 “脱钩”,最终会付出经济代价,这可能让他们以后重新考虑对华合作的价值。

信息来源:

0 阅读:0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