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短剧专业在校生供不应求

北京四海龙知识产权 2025-04-18 17:14:03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短剧创作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然而,国内高校短剧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模尚未跟上行业步伐,导致在校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部分学生甚至在低年级就已收到行业橄榄枝,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态势。

高校培养滞后,实践与理论待平衡

尽管市场需求迫切,但国内开设短剧或微短剧专业的高校仍属少数。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已试点开设相关课程,但招生规模有限。更多院校仍以传统影视专业为主,课程内容与短剧“快节奏、强创意”的特点存在脱节。

在校生成“抢手资源”,企业提前布局

面对人才缺口,企业纷纷主动出击。例如,某短剧公司为在校生提供“带薪实训”,优秀者可直接签约;短视频平台则推出“青年创作者计划”,通过流量扶持吸引学生入驻。

专家呼吁:扩大培养规模,注重产学融合

业内人士指出,短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建议高校从三方面发力:

增设细分方向:在戏剧影视专业下开设短剧编剧、竖屏拍摄等针对性课程;

强化校企联动:通过共建实验室、项目制教学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完善职业认证:推动行业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短剧领域技能标准。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高校优化培养体系,短剧人才供需矛盾或将缓解。但眼下,这场“在校生争夺战”仍将持续,也折射出新兴业态对教育创新的迫切需求。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