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聊到已经逝去的旋律死亡金属乐队Children Of Bodom,这期我们就来看看活跃于最前线的旋律死亡金属乐队Arch Enemy!
Arch Enemy是一支来自瑞典的旋律死亡金属乐队,成立于1996年,由来自不同乐队的优秀音乐人组成。他们的音乐风格结合了侵略性、技巧性和旋律性,曾经发行过十张录音室专辑和多张现场专辑和影像作品。他们的主唱曾经发生过两次变更,从Johan Liiva换成Angela Gossow,再从Angela Gossow换成Alissa White-Gluz。他们的音乐受到了全球金属乐迷的喜爱和尊敬。
Arch Enemy的创始人是Michael Amott,他曾经是Carcass、Carnage和Spiritual Beggars等著名金属乐队的吉他手。在离开Carcass后,他想要创造一种更具个人特色和创新性的音乐,于是他邀请了他的弟弟Christopher Amott(也是一位出色的吉他手),以及他在Carnage时期的老友Johan Liiva(担任主唱)和Daniel Erlandsson(担任鼓手)组建了Arch Enemy。这四位成员都来自瑞典的哈尔姆斯塔德,一个港口城市,也是许多金属乐队的发源地。Arch Enemy在圣经中意喻“圣敌”,音乐多为从精神层面洞察人性等为表现思想 。
Arch Enemy目前的成员有五位,分别是:
- Alissa White-Gluz:主唱,2014年加入,来自加拿大,曾经是The Agonist乐队的创始人和主唱,拥有强大的嗓音和舞台魅力,同时也是一位动物权利和环保的倡导者。
- Michael Amott:吉他手、键盘手、和声,1996年加入,来自瑞典,是乐队的灵魂人物和主要创作人,擅长演奏快速而旋律性的吉他独奏,受到了古典音乐和硬摇滚的影响。
- Jeff Loomis:吉他手、键盘手、和声,2014年加入,来自美国,曾经是Nevermore和Conquering Dystopia等乐队的成员,也是一位独立音乐人,以其精湛的技巧和多样化的风格而闻名。
- Sharlee D'Angelo:贝斯手,1999年加入,来自瑞典,曾经是Mercyful Fate、Witchery、Dismember等乐队的成员,也是Spiritual Beggars乐队的现任贝斯手,负责为Arch Enemy提供沉重而稳定的低音支持。
- Daniel Erlandsson:鼓手,1996年加入(中间有一段时间离开),来自瑞典,曾经是Eucharist、In Flames、The End等乐队的成员或客串鼓手,以其灵活而准确的鼓击技巧而著称,是Arch Enemy音乐的重要推动力。
Arch Enemy过去的成员有:
- Johan Liiva:主唱,1996年加入,2000年离开,来自瑞典,曾经是Carnage、Furbowl、Devourment等乐队的成员,为Arch Enemy的前三张专辑提供了低沉而沙哑的死腔,但在音乐方面与其他成员产生了分歧,被迫离开。
- Angela Gossow:主唱,2001年加入,2014年离开,来自德国,是Arch Enemy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主唱之一,拥有惊人的高音死腔和极具个性的形象,为Arch Enemy的音乐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影响力,但在2014年因为个人原因辞去主唱,转任乐队的经纪人。
- Christopher Amott:吉他手,1996年加入,2005年离开,2007年重返,2012年再次离开,来自瑞典,是Michael Amott的弟弟,也是一位优秀的吉他手和创作人,与哥哥有着默契的配合和互补的风格,但由于对音乐的方向和理想有所不同,多次与乐队分道扬镳。
- Nick Cordle:吉他手,2012年加入,2014年离开,来自美国,曾经是Arsis乐队的成员,在Christopher Amott第二次离开后加入Arch Enemy,参与了专辑《War Eternal》的录制和巡演,但在2014年因为个人原因离开。
- Martin Bengtsson:贝斯手,1997年加入,1998年离开,来自瑞典,曾经是Armageddon乐队的成员,在Arch Enemy的第二张专辑《Stigmata》中担任贝斯录音。
- Peter Wildoer:鼓手,1997年加入,1998年离开,来自瑞典,曾经是Darkane、Majestic等乐队的成员,在Arch Enemy的第二张专辑《Stigmata》中担任鼓录音。
Arch Enemy之所以可以攀登到旋律死亡金属的天花板,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 Arch Enemy的音乐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和技巧性,他们不仅能够创造出令人血脉贲张的重金属节奏和氛围,还能够展现出精湛而多变的吉他独奏和鼓点。他们的音乐风格受到了古典音乐、硬摇滚、前卫金属等多种元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作品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 Arch Enemy的主唱都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魅力。从Johan Liiva的低沉沙哑到Angela Gossow的高亢刺耳再到Alissa White-Gluz的多面变化,他们都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死腔表达出Arch Enemy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Angela Gossow和Alissa White-Gluz这两位女性主唱,在男性主导的金属圈中展现出了女性力量和魅力,赢得了无数乐迷的喜爱和尊敬。
- Arch Enemy的现场表演非常精彩和激情,他们能够与观众产生很强的互动和共鸣,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一次难忘的体验。他们曾经在全球各地的重要音乐节和巡回演出中展现出了他们的实力和风采,例如Wacken Open Air、Download Festival、Ozzfest、Loud Park等。他们的现场专辑和影像作品也记录了他们的精彩瞬间和历史时刻。
- Arch Enemy的音乐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和批判性,他们的歌词多涉及人性、自由、反抗、反战、反宗教等主题,表达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们的音乐也反映了他们对动物权利和环保等议题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曾经与PETA等组织合作,呼吁人们关爱动物和地球。
Arch Enemy乐队在其长达二十多年的音乐生涯中,经历了许多著名的事件,一定有些你所不知道的。
- 2000年,乐队与原主唱Johan Liiva因为音乐方向和风格的分歧而分手,引起了乐迷的不满和担忧。但是,当乐队宣布由Angela Gossow接替主唱后,乐迷们又为之惊艳和兴奋。Angela Gossow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女性死腔主唱,她不仅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嗓音,还有着极具个性的形象。她为Arch Enemy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影响力,也为女性在金属圈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 2005年,乐队发行了第六张专辑《Doomsday Machine》,这是一张备受好评和商业成功的专辑,也是Christopher Amott第一次离开乐队前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张专辑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是〈Nemesis〉,这首歌以其激昂而富有旋律性的吉他独奏和鼓点而闻名,也是Arch Enemy现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首歌。这首歌的音乐视频也非常精彩,展现了乐队在一个废弃工厂中演奏的场景,以及Angela Gossow在人群中挥舞着火把的镜头。
- 2014年,乐队发生了两次重大的人员变动。首先是Angela Gossow宣布辞去主唱职务,转任乐队的经纪人,并推荐了Alissa White-Gluz作为她的接班人。Alissa White-Gluz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女性死腔主唱,曾经是The Agonist乐队的创始人和主唱。她不仅能够继承Angela Gossow的高音死腔风格,还能够展现出清唱和低音死腔等多种嗓音。其次是吉他手Nick Cordle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乐队,并由Jeff Loomis取代。Jeff Loomis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著名吉他手,曾经是Nevermore和Conquering Dystopia等乐队的成员,也是一位独立音乐人,以其精湛的技巧和多样化的风格而闻名。这两次变动为Arch Enemy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让乐迷们对乐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 2019年,乐队发行了第十张专辑《Covered in Blood》,这是一张翻唱专辑,收录了乐队在其音乐生涯中翻唱过的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包括Scorpions、Judas Priest、Iron Maiden、Europe、Tears for Fears、Kiss、Megadeth、Queensrÿche等乐队和歌手的作品。这张专辑展现了乐队对音乐的热爱和敬意,也展现了乐队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掌握和演绎能力。
Arch Enemy有太多优秀的歌曲要推荐了,但是只能选5首代表性的话,我会选择下面这5首推荐给你们:
- 〈Bury Me an Angel〉:这是Arch Enemy的第一首单曲,也是他们的成名作,收录在他们的首张专辑《Black Earth》中。这首歌展现了Arch Enemy早期的音乐风格,以快速而重型的吉他和鼓为主,加上Johan Liiva低沉而沙哑的死腔,营造出一种黑暗而激烈的氛围。这首歌的吉他独奏也非常精彩,充满了古典音乐和硬摇滚的影响。
- 〈We Will Rise〉:这是Arch Enemy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收录在他们的第四张专辑《Anthems of Rebellion》中。这首歌是Angela Gossow加入后的第二张专辑中的主打歌,展现了她惊人的高音死腔和极具个性的形象。这首歌也展现了Arch Enemy更加旋律化和主流化的音乐方向,以强劲而富有节奏感的吉他和鼓为主,加上简单而有力量的歌词,传达出一种反抗和自由的精神。这首歌在全球各地都受到了金属乐迷的喜爱和欢呼,也是Arch Enemy现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首歌。
- 〈Nemesis〉:这是Arch Enemy另一首非常著名和受欢迎的歌曲,收录在他们的第六张专辑《Doomsday Machine》中。这首歌是Christopher Amott第一次离开乐队前的最后一张专辑中的主打歌,展现了他与哥哥Michael Amott默契的配合和互补的风格。这首歌以其激昂而富有旋律性的吉他独奏和鼓点而闻名,也是Arch Enemy现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首歌。这首歌的音乐视频也非常精彩,展现了乐队在一个废弃工厂中演奏的场景,以及Angela Gossow在人群中挥舞着火把的镜头。
- 〈War Eternal〉:这是Arch Enemy的第九张专辑的同名歌曲,也是Alissa White-Gluz加入后的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歌,展现了她多面而变化的嗓音和魅力。这首歌也展现了Arch Enemy在音乐上的创新和进步,以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吉他和鼓为主,加上更加复杂而深刻的歌词,传达出一种永恒的战争和不屈的意志。这首歌在全球各地都受到了金属乐迷的热烈反响和支持,也是Arch Enemy现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首歌。
- 〈The Eagle Flies Alone〉:这是Arch Enemy的第十张专辑《Will to Power》中的一首歌,也是这张专辑的第二支单曲。这首歌是由Michael Amott独自创作和演奏的,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这首歌以其优美而悠扬的吉他旋律和和声为主,加上Alissa White-Gluz清晰而有力量的死腔,营造出一种自由而高昂的氛围。这首歌在全球各地都受到了金属乐迷的喜爱和赞美,也是Arch Enemy现场演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首歌。
其实在你看来,Arch Enemy是否应该被归类为旋律死亡金属乐队?
旋律死亡金属是一种源自瑞典哥德堡地区的金属音乐风格,它以快速而重型的吉他、鼓和低沉而沙哑的死腔为特征,同时也融合了古典音乐、硬摇滚、民谣等元素,形成了一种既凶猛又优美的音乐风格。
Arch Enemy最初就是受到了旋律死亡金属的影响,他们的前三张专辑都可以被认为是典型的旋律死亡金属作品。但是,随着Angela Gossow和Alissa White-Gluz两位女性主唱的加入,以及音乐风格上的变化和创新,Arch Enemy逐渐摆脱了旋律死亡金属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他们不仅保留了旋律死亡金属的侵略性和技巧性,还增加了更多的主流化和多元化的元素,使得他们的音乐更加广泛地受到了不同类型乐迷的喜爱。因此,有些人认为Arch Enemy已经超越了旋律死亡金属这个标签,应该被视为一支更加开放和创新的金属乐队;而有些人则认为Arch Enemy仍然是旋律死亡金属乐队的代表之一,他们的音乐仍然保持了旋律死亡金属的核心特征和精神。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也许只有Arch Enemy自己才能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