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这边汉顺帝刘保刚刚二次下葬完毕,边境那边又出大事了。
要说这事,还得往前倒一点时间,从公元144年年初说起。
前文我们说过,汉王朝对抗羌人的第一大将马贤,于公元140年春战死沙场了。
自马贤死后,羌人对汉王朝边境的骚扰增加了许多,汉王朝也派出过许多大将与羌人作战。
在这些大将中,一个名为赵冲的将领脱颖而出。
其实赵冲与马贤属于同一时期的将帅,只不过其实力稍逊于马贤,所以在马贤生前名气没有马贤那么大。
马贤死后,赵冲在多次与羌人的作战中不断成长,终于成为了像马贤一样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公元144年3月,羌族人再次扰边,赵冲率领军队前往征战,大破羌军,斩首800余人,缴获牛羊马匹20余万头。
赵冲率领军队继续追击,到公元144年9月底,在建威鹯(zhan)阴河(今甘肃武威东南部)追上了羌人部队。
赵冲率领军队渡河与羌人作战,军队半渡之时,前后皆有弓弩向军队射击,使得赵冲所率军队损失惨重。
原来,赵冲队伍里的护羌从事马玄被羌人以美人计诱惑,带着其手下的600余名汉军士卒投降了羌人,一直潜伏在赵冲的队伍之中,此时趁机发难。
赵冲带着渡河的士卒们勇猛的杀回自己一侧岸边,清点人数,剩下不到400人了。
即便如此,赵冲还是率领这些士卒追击叛徒马玄,结果又追进了马玄提前让羌人设好的埋伏圈,最终全军覆没,赵冲也以身殉国。
羌人眼里,汉朝能打的两员大将全部陨落了,羌人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145年2月,大将军梁冀派其同宗左冯翊梁并率军攻打羌人,羌人发现,梁并比马贤和赵冲更厉害,与梁并十数次交战,羌人皆被打的大败。
虽然羌人被打得很惨,但是依然不服汉王朝。
不过这时候,大将军梁冀急了。
前文我们说过,大将军梁冀是强迫汉顺帝刘保封其为大将军的,因此一直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谁也不怕,但是想实现自己改朝换代的野心,朝里没人是绝对不行的,强往朝里安人是不得人心的。
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一步自然是要让朝中人服自己,那就必须做出件大事来。
汉王朝新一轮的与羌人对抗已经十余年了,花销在80亿以上,这个数额远远超过了汉王朝的承受能力,因此快速结束此轮羌乱,绝对是当前最大的事。
为了快速结束此轮羌乱,大将军梁冀给左冯翊梁并写密信,要他转武力镇压为诱惑招抚,所需资金、美人等一应物资不必担心,朝廷全额供给。
左冯翊梁并按照大将军梁冀的指导精神,仅第一轮招抚就让离湳羌和狐奴羌50000余人降汉,之后几轮招抚,羌人纷纷降汉,终于暂时平定了羌乱,但是汉王朝为此付出的代价,与后来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相上下。

当然,这些损失,底层官员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这个大将军梁冀看来并不只是个飞扬跋扈的官二代,还是很有本事的。
就这样,大将军梁冀在朝中的口碑反转了。
完成了第一步,大将军梁冀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他的第二步。
借着羌乱这件事,大将军梁冀批评朝中武将皆是无能之辈,最后还得靠我们梁家人。
之后,大将军梁冀就名正言顺的开始对军方的高级将领进行洗牌,将梁氏族人与梁氏死忠纷纷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
当然不能只是军方,朝中大臣也进行了大洗牌,铲除异己,培植亲信,完全把握大权。
至此,汉朝江山表面上还姓刘,但是实际上已经姓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