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过时的育儿观,让您轻松带娃,快乐带娃

曼安评社会 2024-12-24 18:40:33

生孩子不易,想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为不易。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想要保证孩子学习好、做人好、品德好,也更加困难。我们成人有时候都无法控制自己,更不要说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了,因此,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能自我完善,自觉学习,让家长少操心成了家长们共同希望的事。

错误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我们听了不止一遍,可我们有没有尽到做“老师”的义务?我们这代人都是在家长的柳条下,教师的戒尺下长大的。学习不好时家长总会给老师来一句“娃不听话,你就打”,似乎在过去人的心里,只有棍棒之下才可以出人才,只有吃苦才可以磨练人,我们是不是也这样育儿呢?我觉得不应该,现在教育要有新办法,而不是那种野蛮的棍棒伺候。

1.棍棒之下出孝子?

靠打骂教育出来的孩子,即使他成了才,他的心理也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不瞒大家说,我个人也是被这样教育的,所以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改卷子成绩,撒谎,对家长是一套说辞,对老师又是另一套说辞,但两套说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揍我。如果一旦发现这两套说辞适用,可以逃避挨揍,那可能就发展成了一个“谎言家”。

2.孩子要多吃苦

在如今这个年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发达,可一些家长还是秉持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让孩子要多吃苦,纯粹的就是一个没苦硬吃。在《家有儿女》里有这么一个片段,刘星爷爷拿回来一袋子野菜,让孩子们吃野菜,说是做忆苦饭,让孩子们知道当年生活多么不易,因为他当年就是靠野菜充饥才活到现在的。刘星奶奶就问了,你是不是还想让孩子们过回当年的苦日子?他爷爷说不是。刘奶奶就说,既然不是那就应该给孩子们吃好的,孩子们长身体呢,不吃好的吃你那野菜啊?野菜里也没有什么钙铁锌硒个什么ABCD啊。可见刘奶奶还是有正确的教育观的,日子过好了,没必要做那些没苦硬吃的事儿。

3.达标式奖励

达标式奖励的做法是许多家长的惯用做法,比如让孩子写完作业就给两块钱,让孩子扫个地就买冰激凌,孩子考个100分就带着逛街。小时候这种办法还可以,那孩子稍微长大点呢?还会奏效吗?如果想让奏效,以前给的两块钱就得变成几百,以前买的冰激凌就可能变成手机,后面不给钱可能就不给你办事儿了。如此养育就是失败的养育,所以不建议进行物质奖励式的教育,因为这就是个无底洞,填不满的。

什么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真正的育儿方式就是不分男女,都进行统一的物质供给,无差别的教育他们,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用老观念去养育孩子。好的教育方式是诱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调动他们的内在因素,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做事情,只有把这个内因调动出来,这样家长可以少操心很多。我家里五岁的儿子,在这样的教育下,早上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厕所,小被子也是自己叠,吃完饭自己收拾桌子,这样给我的感觉也省事,与此同时我也锻炼了他的自理能力,因为我知道,孩子以后肯定要离开我们的,如果能过早的独立也是好事一件。

鼓励式教育更是助力孩子成长。在把他们的内因调动出来后,要多鼓励他们的“成果”,比如会穿衣服就表扬,会叠被子也表扬,起初可能做的不怎么样,可是当你鼓励和矫正了后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说话时候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太硬,让孩子能接受。切记不要唠叨,说话简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慢慢的他们也会变得很优秀。​

0 阅读:12

曼安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