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78岁的李鸿章抱病北上,签订条约后病逝,慈禧崩溃大哭

墨斗鱼纪事 2025-04-24 13:52:14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重量级人物,地位无人能及。他之前费尽心思组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又不得不签署了《马关条约》,随后就被朝廷罢官回家。但慈禧太后还是看重他,派他去俄国,然后又让他去了欧美各国。到了1899年,清朝局势动荡不安,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为两广总督。

没过多久,也就差不多一年光景,八国联军打进了中国。这时候,慈禧太后在西安急得团团转,她赶紧把在广州没事干的李鸿章叫回来,让他去北京跟那些西方国家的大佬们谈判。慈禧还让他当上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1900年冬天,李鸿章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得上路,他先到天津歇了歇脚。那会儿,他还接受了外国媒体的采访,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他手里拿着拐杖,靠在太师椅上,满脸都是累。大家都知道,他那时候病得很重,去京城这一趟,恐怕凶多吉少。

他其实可以拒绝这个任务,毕竟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那会儿,南方的那些大官们,没一个有胆量去北京帮忙的,就连离北京挺近的山东巡抚袁世凯,也直接拒绝了。但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呢?大家伙都不知道,他那时候从广州出发,身体还带着病,站在船头的时候,心里头到底是咋想的。

他到了北京后,就住进了贤良寺。慈禧太后让他当了谈和的主要大臣,他和庆亲王奕劻一起,替大清跟那些外国势力去商量事儿。说到李鸿章这一辈子,受过不少窝囊气,但要数最让他心里难受的,还得是签那个《辛丑条约》的时候。

1901年9月7号,经过整整一年的辛苦商量,事情总算是有了个结果。那时候,李鸿章没让奕匡去签字。他觉得奕匡签的已经够多了,干脆自己就把这“修补匠”的活儿干到底吧!

但他没写完整名字,就简单写了个“肃”字,那时候他被封为一等肃毅侯。可能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觉得怎样都行,又或许这是他另一种默默表达不满的方式。

经过长达一年的艰难谈判,他不管是据理力争还是巧妙周旋,都耗尽了心力,身体日渐衰弱,不停地吐血。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他最终在孤独与痛苦中离世。

当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到慈禧耳中时,她正走在回宫的途中。她一下子变得精神恍惚,说话也颠三倒四,最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对慈禧而言,这或许是她这辈子头一回因为一个臣子的离世而如此失控。她直接说道:“现在局势还不稳,万一有啥变故,再也没人能帮我分担了。”

大清的那个修补匠不在了,清朝也开始进入最后时刻。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