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近期报道,前总统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后被警方拘留,国际刑警组织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对其发出红色通缉令。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执政期间,发起的反毒战争在国内外引发高度关注。在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大量涉毒人员落网,众多毒品交易窝点被端,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外交方面,杜特尔特对中国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积极推动中菲关系发展。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贸易额稳步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菲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背后,马科斯政府的行动耐人寻味。从菲律宾国内政治格局来看,杜特尔特家族影响力颇大,其政治理念和施政举措在国内拥有大量支持者。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出手,极有可能是为了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势力,稳固自身的政治地位。在国际层面,美国长期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主义,试图遏制中国发展。马科斯政府或许想通过此举向美国示好,在南海问题等方面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以获取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正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按照国际法律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此时对杜特尔特已无管辖权。然而,国际刑警组织却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对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这一行为令人费解。反观普京和内塔尼亚胡被通缉时,国际刑警组织却毫无动作,这种差异不得不让人怀疑,此次逮捕杜特尔特的背后,是否存在某些势力在暗中操控,将国际法律机制当作政治博弈的工具。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被捕后,菲律宾国内反应强烈。他的次子、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发声,谴责菲律宾警方非法拘禁他的父亲,并暗指马科斯政府别有用心拖延局势,拒绝为杜特尔特提供医疗服务。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释放杜特尔特。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也发表声明,称现政府基于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拘留其父亲的行为公然侮辱了菲律宾主权。这些都显示出杜特尔特在国内仍有深厚的民意基础,马科斯政府的这一行动可能会引发国内更大的政治动荡。
在杜特尔特被捕不到半天,中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突发事件,中方注意到有关消息,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同时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中方的表态,一方面体现了对杜特尔特当政期间为中菲关系做出贡献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中国维护国际法公正和权威的立场。
马科斯(资料图)
此次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已经不仅仅是菲律宾国内的权力斗争,它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律机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马科斯政府若不能妥善处理这一事件,不仅可能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弹,还会损害菲律宾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国际社会也应高度关注这一事件,共同维护国际法的尊严和国际秩序的稳定,避免国际法律机制被政治化操弄,确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能在公平、公正的法律框架内处理国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