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羊尾巴油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憨憨说生活 2022-09-17 17:05:58

1969年1月19日,王桂香插队在陕北的冯家坪叫刘玉德大伯家里。刘大妈看到门口的羊尾巴不见了,着急的问刘大伯道:“咱家门口的羊尾巴怎么不见了?”没等刘大伯回话,刘春生说到:“妈,我把羊尾巴给桂香姐他俩送去了”。谁知就是这只羊尾巴王桂香和刘春生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969年1月19日,满天飞雪的寒冬腊月,王桂香和初中同学一行人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的知青列车。

下了火车转汽车、做完汽车又坐着毛驴车,然后步行了10几公里,经过三天多的时间,来到了他们插队的冯家坪。

刚来到冯家坪,整个村子放眼望去,连一孔像样的土窑都没有,家家户户都是破烂院墙,连院子里面的树都是几颗老枣树和洋槐树。

因为村里没有可供知青住的窑洞,知青们只能暂时被分配借助到老乡家里面。王桂香和张芳被分配到了刘玉德家里。

刘玉德算是村里条件比较好的,家里有三孔土窑。刘玉德家里4口人,两个娃,一个男娃刘春生15岁,一个女娃刘秋玲18岁。得知知青被分配到他们家,刘玉德的婆姨特地把女子秋玲的那屋腾出来让王桂香和张芳住。

来的第一顿晚饭,刘大伯热情的招呼我们去他们住的土窑吃饭,一进土窑,炕上的小圆桌,放着几个碗,半碗洋芋酸菜、半碗咸菜条,还有两碗洋芋糊糊。

刘大妈热情对他两说到:“赶紧上桌吃饭”王桂香说到:“大妈你和大伯一起来吃吧,要不我们也不好意思”!大妈说到:“你们赶紧吃吧!我们吃过哩”!王桂香和张芳一人吃了一个玉米团子、一碗玉米面糊糊,不是菜不好吃,是他两都吃不惯羊膻味。

晚饭过后,刘春生红着脸端着一盆热水进来说到:“姐,我妈说让你们烫烫脚,解乏。看着一脸稚气的刘春生,她俩说了好几声谢谢弟弟。

这天王桂香和张芳出来上厕所,王桂香看着井边挂着一块巴掌大黑糊糊的东西真在愣神。

这时刘大妈披着棉袄说到:“你们起来哩,厕所就在羊圈旁边,你们去上吧?他爸和春生去村里的茅厕,不用家里的茅厕”。说完刘大妈把那黑乎乎的东西拿进了屋里。

第二天刘大妈让张芳和王桂香在居住的窖里吃饭,说是人多不方便。过了几天王桂香才知道刘大伯家吃的是菜团子和康团子,而她们吃的是玉米面团子,连着几天王桂香都没见过刘大伯家吃过菜,而她两差不多天天有菜吃。

这让王桂香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这时才知道那黑糊糊的东西是羊尾巴油。

第二年春天,队长在刘玉德大伯家院子后坡上打了口土窑,王芳和王桂香暂时搬到了新建的土窑。

王桂香和张芳一站在水井旁边就晕,王桂香和张芳大的柴也不够做法用的,刘春生时不时的帮她两烧柴,打水,她两都很喜欢这个淳朴善良的弟弟。

1971年1月19日,这天是小年,刘大伯家这天杀了只羊,那天刘秋玲一早就把王桂香和张芳叫到自己家,刘大妈熬了一锅的羊汤,吃完晚饭,刘大妈突然发现挂在窖口的羊尾巴不见了,刘大妈转向刘大伯问道:“门口的羊尾巴怎么不见了”?

没等刘大伯说话,刘春生红着脸说到:“我把羊尾巴给桂香姐他们送过去了,”刘大妈笑着说到:“我还以为猫调去了,羊尾巴炖酸菜香的很呢”?此时王桂香和张芳显然也看出了刘大妈不自然的表情,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羊尾巴油对一个陕北家庭有多重要。

1975年秋,张芳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去供销社当营业员,土窑就剩下王桂香一个人。

刘大妈觉得王桂香孤单,没事的时候就过来陪伴她,也是有了刘大妈的陪伴和刘春生的帮助,王桂香才不觉得孤单。

王桂香这天在刘大伯家吃饭,有人来给刘春生介绍对象,可是刘春生当着王桂香的面说到,要找就找像桂香姐这样的,王桂香听完,脸不由的红了起来,晚上回到家,满脑子都是刘春生的影子。

就这样王桂香和刘春生恋爱了,第一个遭到反对的就是刘大伯和刘大妈,他们觉得王桂香迟早要回城里的,自己家人也配不上城里的知青。

这边王桂香的父母知道情况后也坚决反对,她嫁给这个穷小子,因为女儿毕竟是要回程的。

恋人正处在热恋期谁的话都听不进去,1976年从北探亲回来的王桂香就病了,经过检查王桂香扁桃体发炎还患有黄疸肝炎。

得知女儿住院的消息,王桂香的父母第一时间给王桂香办理了住院去北京治疗,王桂香走的时候,刘春生拉着王桂香的手哇哇大哭,王桂香的父母看着都跟着流眼泪了。

回复高考的第二年,王桂香上了一所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同时也和报社的一名记者结为夫妻。

1993年,王桂香和张芳结伴回了趟冯家坪,看望了刘玉德大伯一家,得知刘春生想跑运输车后,张芳和王桂香借了35000元给了刘春生,结果跑了5.6年还是没挣多少钱。

1999年,王桂香又借了3万元,帮着刘春生在延安开了一家京味快餐,店里生意非常火爆,目前刘春生贺他老婆都在延安生活,一家子经营这快餐店生活也到是踏实。

0 阅读:28

憨憨说生活

简介:网店店主 自媒体 喜欢写作 旅游 美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