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检查”有讲究,带你解密医生的影像检查医嘱

老安的记事本 2024-08-14 18:26:55

大家去医院看诊的时候

最常做的检查是什么

抽血检验、影像检查、分泌物检查

一个“简单”的影像检查

里面还包含了CT、DR、MR

这些影像检查到底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讲

影像检查的那些事

DR(数字X射线影像机)

DR检查是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密度

发生不同程度衰减

仪器接收到射线强度差异后形成X光片

简单来说

DR检查就像是拍平面海报

把人体比作一个立体的面包

DR成像就是

把蓬松的面包正面压扁

而“压扁”后

人体内的组织影像就会相互重叠、遮掩

因此有些细小的问题无法清晰看见

组织之前的三维关系也显示不清

但其成像相对较快

更适用于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

而X射线具有一定量的辐射

孕妇及有备孕计划的人群不建议做

【应用范围】

骨骼疾病:可用于检查骨骼、脊柱、骨关节有无骨折或器质性病变,明确病变部位、大小、程度及病变部位与周围软组织关系等。肺炎初筛:可用于检查肺部是否有炎症、肿瘤、结核、胸腔积液、气胸等情况。泌尿系统疾病:可用于检查泌尿系统是否有结石等。

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CT检查也是

利用X射线进行成像

但和DR检查不同的地方是

CT检查可以进行多层面、多角度扫描

影像结果可显示器官、组织之间的三维关系

简单来说

DR是把立体的事物拍扁成像

CT就是把立体的事物直接切片成像

“切片”后可以让医生更清晰地

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到组织内部情况

明确病灶的形态及细微结构

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

但对软组织的显示不佳

如韧带、软骨、肌肉受伤程度

及患处的陈旧程度等

有一定量的辐射

孕妇及备孕人群不建议做

【应用范围】

CT检查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及诊断,如肿瘤、炎症、出血发生部位的诊断及骨关节疾病、心脏冠脉、肠道、闭合性外伤等情况的检查。

MR(核磁共振成像)

MR检查是

利用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质子数差异进行成像

简单来说

通过磁场让扫描范围内的

组织内部水分子“振动”并进行能量释放

根据水分子含量高低、能量差异进行成像

MR检查对软组织的特异性较高

可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

尤其是软组织脏器的临床检查

且没有辐射

【应用范围】

适合全身各部位检查,尤其是体内软组织脏器的临床检查,如脑组织、脊髓、乳腺、肝脏、韧带、软骨等。还可用于检查肿瘤、血管、炎症、囊肿的情况。

在进行DR检查前

需要摘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

如:耳环、项链、手镯

钥匙、膏药、胶布、腰带等

尽量避免穿着带有金属丝

或金属装饰、纽扣的衣物(包括内衣)

以免干扰影像结果

进行数字胃肠道造影检查前

要空腹进行检查

且尽量在上午就诊

避免因胃酸分泌影响检查质量

在进行CT检查时

如果进行腹部检查应在检查前一周

不吃含金属药物 不做胃肠道造影检查

同时需要遵医嘱服用对比剂

确保影像检查质量

如进行盆腔检查需要适当地憋尿

CT检查过程中要认真配合医师指令

进行呼气、吸气和憋气

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需要亲属陪同

且主动告知有无药物过敏史

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

在检查前后48小时应暂停服药

检查时身体发热属于正常现象

检查结束后要留观30分钟

明确无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后才可离开

检查后可多喝温水促进对比剂排出

在进行MR检查前

需要取下体外所有金属及磁性物品

包括:磁卡、手机、钥匙、手表、项链

戒指、眼镜、发夹、腰带和文胸等

身上带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

或妊娠早期人群不适宜进行MR检查

如做过心脏手术

或身上带有心脏金属瓣膜、心血管支架、助听器

血管金属夹、金属避孕环、骨科金属固定器

金属假牙、眼眶内金属异物等磁性物品

需要与检查医生沟通 确认安全后再做检查

腹部的MR检查需要保持空腹

盆腔检查需要提前排便 适量憋尿

如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

感到过敏或不适请及时告知检查医生

最后提醒大家

影像检查都是医生看诊时

根据病情需要针对性进行开具的

并不是自己想做哪个就做哪个

如果单项影像检查无法具体明确病因时

医生也会开具多项影像检查辅助诊断哦

本文作者:影像科 石永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头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设计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