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原副主席被查,看着老实本分,竟有一肚子坏水

心语解者 2025-04-10 10:35:31

2025年4月9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副厅长级干部肖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肖俊,男,土家族,1966年1月生,贵州岑巩人,1985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大学学历。曾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个人履历

1985年秋天,19岁的肖俊从岑巩师范毕业,成了县二中的一名老师。可这小伙子显然不甘心一辈子教书——才干了1年,就抓住机会借调到县教育局,从此一脚踏进了体制内。

接下来的8年(1987-1995),他在文山会海里摸爬滚打,从普通办事员一路干到政工股副股长,还抽空自考拿了个大专文凭,算是把学历短板补上了。那时候的肖俊,看起来是个肯吃苦、求上进的年轻人。

1995年夏天,29岁的他迎来关键一步——调进县委组织部。这个部门可不简单,主要负责统筹全县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选拔任用、人才队伍建设及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3年后,他从科员升到副科级组织员,1998年又当上新兴开发区办公室主任,32岁就管起了招商引资。

2000年左右,34岁的肖俊开始"三级跳":先空降龙田镇当镇长,1年后升党委书记;2002年调任县发展计划局,手里攥着经济大权;2006年,40岁的他当上副县长。有意思的是,这6年里他还抽空去省委党校镀了层金,拿了个经济管理函授本科,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2011年,45岁的肖俊迎来仕途转折点——调任黔东南州投资促进局局长。这个位置看着平调,实则是重用。1年后他就空降到剑河县当代县长,次年"转正",成了这个93%人口是少数民族的县一把手。靠着搞旅游、拉投资的政绩,49岁时他又升了一级,当上了施秉县委书记。

2020年,54岁的肖俊赶上了"职级并行"改革,借着县委书记的身份,先升一级调研员,再提二级巡视员。2021年2月,眼看还有5年退休,他愣是完成了"最后一跃"——当选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终于混到了副厅级。

这时候,距离他当初进教育局已经过去了36年。从乡村教师到地级市领导,这本该是个励志故事,可惜……最后成了被查对象。

警示评论

“爬得高更要踩得稳”。 肖俊这36年的官场路,本来是个少数民族干部的逆袭剧本。从山村教师一路干到副厅级。可谁能想到,年轻时努力往上爬,临退休却摔了个大跟头。就像老采药人,年轻时冒险采名贵药材没事,老了反而被自己采的毒蘑菇给撂倒了。

明朝王廷相说过:"当官的根本就三条——不贪钱、耐得住清贫、守住廉洁"。可这位"会来事"的干部,把心思都用歪了,背地里干起了违纪违法的事情。

"好处不能两头占" 。肖俊真是把时机把握得准:借调教育局赶上干部年轻化,管贫困县时抓住扶贫政策,退休前又赶上职级并行改革。可这官当得越大,越忘了根本。

清朝叶存仁有句诗:"不怕别人知道就怕自己良心过不去"。可他倒好,把巡视员待遇当护身符,把政协位置当保护伞。那些收的好处费,最后都将变成了纪委通报里的"违纪所得"。

"收尾才是真功夫"。 这个土家族干部的人生,本来能写成励志故事,结果变成了反面教材。就像苗家人酿米酒,酿了三十六年,开坛一看——长毛了!包拯说过:"清官是百姓的榜样,贪官是百姓的祸害"。

肖俊从榜样变成祸害的过程,就像清水江的漩涡,表面看着平静,底下暗流涌动,最后还是被纪检监察给逮着了。要我说啊,当官最保险的不是级别待遇,而是每次想伸手的时候,能否铭记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副厅长级干部肖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5-04-09

2 阅读:969
评论列表
  • 2025-04-10 18:35

    人不可貌相,江水不可瓢飖。

心语解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