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泄露天机”,用不了10年,最快7年,美海权将拱手让给中国

南斋孤风中 2025-04-24 21:52:33

4月23日,俄罗斯《军事评论》扔了个重磅炸弹:

中美海军力量,正在悄悄发生大逆转!

按照他们的说法,用不了10年,最快7年,中国海军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海军”。

美国海军:江河日下的老大哥

美国海军自二战后就稳坐世界第一宝座。

这是谁都不否认的事实。

11艘核动力航母、近百艘驱逐舰、几十艘核潜艇......

这阵势确实唬人。

但最近几年,这个海上巨无霸开始显露疲态了,造舰速度赶不上舰船老化的速度。

说白了就是在萎缩,而不是扩大。

翻翻历史书就知道,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何等威风,“日不落帝国”的战舰横行七海。

可一战后,英国国力下滑,皇家海军日渐势微,最终把海上霸主的位置让给了美国。

现在,轮到美国面临这种局面了。

美国的“两难困境”

俄媒的报道直指美国海军的痛处:他们陷入了一个两难困境。

一方面,美国老旧军舰太多。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服役都超过30年了。

不少“伯克”级驱逐舰也已经高龄。

这些老家伙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差,急需退役换新。

另一方面,美国新舰太贵,造得又慢。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一艘造价45亿美元,比一些小国一年的国防预算还高!

结果只造了3艘就被迫喊停。

就连常规的“伯克”级驱逐舰,现在也要30亿美元一艘,比10年前贵了一倍多。

军舰越造越贵,但国会拨款却跟不上通胀。

结果就是数量越来越少,而维护老舰的成本却越来越高。

这是个恶性循环。

16世纪的西班牙有“无敌舰队”,称霸海洋。

但随着国力衰退和财政困难,他们无力维持庞大的舰队,最终被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和荷兰超越。

今天的美国,是否也在重蹈这一覆辙?

中国造舰:像盖房子一样

相比之下,中国造舰简直就像盖楼房一样高效。

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地的生产线马力全开,一艘艘现代化军舰不断下水。

就拿最近几年来说:

075型两栖攻击舰,3艘接连建成。

055型大型驱逐舰,已有8艘下水或服役。

052D型驱逐舰已超过25艘。

054A型护卫舰:30多艘形成规模化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就像个中年大叔,家底厚但腰包紧;

中国海军则像个年轻小伙,干劲足、进步快,每天都在变强。

要说中国海军赶超美国,可不只是靠造船数量多。

关键是中国正在全方位发力:

中国海军,近年来频繁举行大规模演习,年轻军官得到了实战化训练机会。

年轻指挥员,都是打仗思维。

从电磁弹射器到舰载机,从高超音速导弹到无人艇,中国在海军高新技术方面的突破令人瞩目。

2023年服役的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

这在全球只有美国“福特”级航母才有。

中国正在构建远海防御体系,不再满足于近海防御。

从亚丁湾护航,到建设海外保障基地。

中国海军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按照俄媒的计算,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最快7年、最慢10年内,中国海军就将全面超越美国海军。

这种预测并非空穴来风。

看造舰数量和吨位,中国已经连续几年超过美国。

如果再考虑到岸基导弹等因素,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形成了对美军的挑战,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优势。

中美海军力量对比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台海局势。

回顾1996年台海危机,当时美国派两个航母战斗群就震慑了局势。

为啥?

因为那时中国海军实在太弱,连应对一个航母战斗群的能力都没有。

但现在呢?

根据美国智库的推演,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的安全空间,已经被大大压缩。

现在美国航母若要进入第一岛链内行动,面临的风险已经非常高了。

钱花得多,船造得慢,中国却赶了上来

美国海军这几年可真是不好过。

俄媒的报道一针见血:

美国造船速度慢得像蜗牛爬,已有的军舰又保养不到位。

搞不好再过个七八年,美国海军就拿不出像样的舰队去应对中国海军了。

二战时,美国能在短短几年内建造出数千艘军舰。

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时期,美国海军规模一度扩展到近600艘。

可现在呢?

花钱如流水,造船却慢如蜗牛。

举个最夸张的例子——“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原计划造32艘,最后只造了3艘。

每艘花了近80亿美元。

这种军舰虽然看起来很科幻。

但实际作战能力备受质疑,海军内部都给它起了个绰号叫“海上白象”——又贵又没用。

美国现有的军舰状况,也不乐观。

超过六成的军舰已经服役超过20年。

有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甚至已经服役了35年以上,早就该退休了。

美国军舰维修费用暴涨,有些老旧系统的零部件都停产了,只能从报废的军舰上拆东墙补西墙。

一艘现代军舰,正常寿命是30到40年。

按照美国海军自己的计算,他们每年至少需要建造12到14艘新军舰,才能跟得上老旧军舰的退役速度。

但现实是什么?

每年只能造6到8艘,这不是在走下坡路是什么?

中国造船厂“火力全开”

再来对比一下中国。

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建造了超过100艘主要作战舰艇。

2022年一年,中国就下水了约15艘主要军舰。

包括福建号航母、多艘055型大型驱逐舰等。

更让美国人心塞的是,中国造船不仅快,还便宜!

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造价约5亿美元,只有美国同类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上看,美国造船业曾经是世界第一。

但过去40年里,随着制造业外流,美国的造船能力和技术工人队伍都在萎缩。

而中国,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造船业。

现在已经有全球最大的造船能力。

美国海军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二战时,美国创造了造船奇迹,仅“自由”级货船就建造了2710艘。

平均每艘只需要42天。

当时美国采用的是标准化、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大量使用焊接而非铆接,大大提高了效率。

如今的美国,却似乎忘记了这些经验。

每艘军舰都要求高度定制化,不断变更设计需求。

导致成本暴增、进度延迟。

而中国则学习了美国的老经验,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建造方式,效率自然就高。

美国的维修:设施少、人手缺、等待长

美国四家国有造船厂,仅有54个干船坞,要负责整个美国海军近300艘军舰的维修保养工作。

这点资源实在是捉襟见肘。

什么是干船坞?

通俗地说,就是给大型船舶看病的医院病床。

军舰需要定期进干船坞进行全面检修,处理水下部分问题,更换关键部件。

没有足够的干船坞,军舰就得排队等待“看病”。

历史上看,美国二战后曾拥有超过70个军用干船坞。

但从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在缩减这方面的投入。

比如费城海军造船厂,曾是二战时期的重要基地,高峰时有4万多工人,现在只剩下几千人。

这导致了什么结果?

美国军舰维修严重延误!

以尼米兹号航母为例,2018年进厂大修,原计划10个月完成,结果拖了近两年才完工。

布什号航母2019年进厂维修,也是严重超期。

这种延误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反观中国,多家大型造船厂,干船坞!

中国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民用与军用造船能力高度融合。

举个直观例子: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2018年进行了一次大修,仅用了约6个月。

而美国航母的例行大修通常需要18-24个月,有时甚至更长。

速度上的差距实在惊人!

除了硬件设施不足,美国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缺乏熟练的造船和维修工人。

造船和维修是高度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技工。

比如焊工、电工、机械师等。

二战时,美国拥有超过100万造船工人。

而现在,整个美国造船业的熟练工人还不到10万人。

更糟糕的是,这些工人中很多即将退休,技术断层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则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工人。

中国的造船业工人总数超过30万人,其中很多是近20年培养起来的新生力量。

美国前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在2022年的一次演讲中坦言:

“如果我们按照目前的路线走下去,到2030年,我们不仅在数量上会被超越,在质量上也会处于劣势。”

从葡萄牙到西班牙,从荷兰到英国,从英国到美国。

海上霸权的更替,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故事。

我们或许正在亲眼目睹下一次更替的发生。

海军,从来都是国家实力的真实反映。

当你的老军舰越来越多,新军舰越来越少,那么“世界第一”的称号,恐怕真的保不住了。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