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贤(1834年-1865年8月23日),男,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太平天国后期名将,忠王李秀成的堂弟,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侍王”。
1862年秋,清军进逼天京,火烧眉毛之际,洪秀全连催侍王李世贤回救天京。时李世贤经营浙江,而侍王的大本营就在金华,李世贤放心不下浙江,但君命难违,于是只好把大本营托付给副手兼哥们的李尚扬。并嘱咐他只要坚守50天自己便回来,然后李世贤带6万太平军开赴天京了。
上图为李世贤汤溪等地调兵攻衢州手谕
李世贤大家都熟悉就不在敖述了,下面说说封忠裨天将李尚扬。李尚扬(1825年──约1863年),湖南安仁人。1852年夏,参加太平军。太平天国封为宗王。1860年12月,封忠裨天将。后录有口供《李尚扬自述》。曾追随李秀成千里奔袭杭州,第一个冲入城内,非常勇猛。李尚扬1852年当时27岁,参加太平军曾是精兵,后为悍将。他是湖南人,太平军出广西到湖南时,李尚扬加入萧朝贵部下,直接头领为李开芳,李开芳及所部都是太平军最精锐的部队,可见李尚扬本身不凡方可出身精锐。李尚扬跟着李开芳攻占南京,然后又克镇江。只是李开芳北伐时,把李尚扬留下镇守镇江,不然他也走上了北伐之路。其后,李尚扬被李世贤看中,跟着李世贤转战苏浙皖等地。1861年,李尚扬率太平军随李世贤杀入浙江,六日内连克龙游、汤溪、金华、兰溪四城,然后镇守汤溪,李世贤向天王请封他为忠裨天将。1862年春,李尚扬又横扫永康、缙云、义乌、温州等地,稳固了李世贤的浙江大本营。当时他手握十万七千精兵。可想而知当时的金华战局对太平军是非常有利的,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在汤溪发生了一场恶战,加上李世贤北山援军无果,最终导致整个太平天国战事败北,退出历史舞台。
据记载从1858年石达开率军进入浙江,到1864年清军首领左宗棠进入浙江,太平天国在浙江活动长达六年,战争对浙江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时的金华地区就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主要角逐战场。浙西金华是交通战略枢纽。太平军力保重城。汤溪、龙游、兰溪、金华4城中汤溪是重中之重,自古就有保汤溪救金华之战略一说,谓之“金汤巩固”。
同治元年1862年3月春,太平军得知左宗棠到达衢州,李世贤在汤溪、龙游、兰溪等地布防重兵,使之与金华互为犄角,构筑坚固的防御体系。
4月在汤溪的西门、南门、北门挖长濠,宽三丈,六月份长濠建成。边上还布满木樁地鍼大概有十丈之宽,估计三十米。而且制作芒硝以便作战用。
7月16日左宗棠大军攻克龙游。
8月27日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攻克罗埠,围攻汤溪。
9月初四遂昌知府国器带三千多人到汤溪县城南驻军围城。
同月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和浙江按察使刘典的军队会和发起攻城,《汤溪县志》记载“官兵逾濠肉搏城下,前者被创后者复进,相持之暮”。可见战事之激烈。
9月15日浙江提督高连升把金华来的太平军援军,打到白龙桥过去距金华府十里的地方,又回到汤溪继续围城。
10月3日晚上太平军头目级天义李占魁带人偷偷修建城外堡垒,以便构筑战略攻势,继续固守汤溪,抵抗清军。
10月4日黎明浙江布政使蒋益澧见太平军修筑堡垒,便命令康国器、高连升继续发起攻城,一直到午悉城墙堡垒被摧毁并且杀死了太平军头目级天义李占魁。
11月19日城里太平军进行出城反扑,扑向了遂昌知府康国器的营地。但没有成功被击退。
11月22日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应对金华范汝增带领的太平军援军,在白龙桥败北。
11月24日太平军攻打清军熊建益营地两次,被击退。
11月26日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浙江按察使刘典、遂昌知府康国器又将太平军援军击退到了古方。
12月8日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安排副将何万华、守备贺启泰从汤溪县城东门山背攻打太平军堡垒,结果两员大将均阵亡。据汤溪县志记载为了攻打这个堡垒,士兵伤亡三百余人。太平军也伤亡上百人。
从3月初到12月,可见当时的战事在汤溪是非常胶着的。将近半年多的时间战事并没有对汤溪县城的太平军造成太大的打击,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太平军在汤溪之役打的是非常的顽强。很多人都形容这一场是太平军的恶战。据说当时清军都以“无计不施,难以攻城”来形容,而左宗棠日后表示连他本人都感到非常意外。接下来的日子由于左宗棠部湘军缺乏开花大炮,强硬攻坚已无计可施,蒋益澧、刘典只好采取传统战术:挖掘长壕、构筑炮台、修建栅栏,截断太平军后勤补给线,打起消耗战。为打破封锁线,太平军浙西主帅忠裨天将李尚扬经常率兵出击,偷偷夜袭湘军,破坏清军防御工事,让左宗棠大为头疼。但却未能越过长壕,也无法摧毁湘军坚固防御工事。
诱捕、刺杀主将,献出城池,无疑是最好的“投名状”。其操作手段,都是借助饭局,酒过三巡再下手。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战术。一边加固攻势围攻汤溪县城,一边向城中射入诱降书,说的好听是晓以祸福,开导劝解。实际上是蛊惑了太平军的人心。但是这一招在长时间的围攻汤溪县城之后还是奏效了。太平军将领彭禹兰首先沦陷叛降清军!
1863年1月,李尚扬正在思考退敌之策,彭禹兰提出一条“妙计”:诈降湘军,引诱蒋益澧进城,而后围歼,撕开防线,将粮食运进城内。李尚扬却不知,这是计中计!
2月26日,太平军汤溪县城朝将彭禹兰遣人到军前乞降策划反诈,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即令副将刘树元等在城边,与彭禹兰密谋诱杀浙西主帅忠裨天将李尚扬,“鸿门宴”敲定。
2月27日,布政使蒋益澧设“鸿门宴”招待,与李尚扬等8位太平军将士痛饮。席间,蒋益澧高度赞扬李尚扬“义举”,对他们前来投诚表示热烈欢迎。李尚扬见此情况,以为蒋益澧中计了,便劝他出兵攻打汤溪,自己愿作内应,打开城门迎接王师。结果,蒋益澧拍案而起,怒斥李尚扬,让手下将擒拿8人。此时,李尚扬才知道中计了。【县志记载:忠裨天将李尚扬等八位重要首领被彭禹兰骗至濠边,悉为清军所擒】。
2月28日,晨汤溪城终因“党羽携贰”陷落,城中太平军将士4000多人被杀死,1779人被生擒。汤溪县城太平军失守导致全盘皆输。
3月1日,龙游守将进天义陈廷香、勘天义李国群弃城,清军继续追杀一万多人被杀,七百余人弃械乞降。
3月2日,3月3日兰溪守将谭星、金华守将天义刘政宏弃守城池。短短三天之内清军轻易地收复四座名城,底定浙西。
一年的时间战略重地交通要塞汤溪县城陷落,龙游、兰溪处境孤立,守将见大势已去,军心涣散无力抵抗,弃城而逃被追杀。汤溪、龙游、兰溪相继丢失,金华自然也守不住,刘政宏撤兵,拱手让出城池。后人评价这次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役是最终的一顿残忍饭局:4座城池陷落,8位悍将被杀,6余万精兵成为俘虏,浙江全境彻底告急。“祸乱起于萧墙,堡垒从内部攻破”,最终汤溪的这场恶战,加上李世贤北上援京失利,导致太平军在浙江的全线崩溃,彻底败亡,也改写了历史。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