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变黄?千万不要放“黄栀子”!75岁老师傅:别傻傻被误导!

小厨叶金 2025-04-08 10:17:10

导读:做白切鸡时,千万不要放“黄栀子”,!75岁粤菜老师傅:别被误导了!做出的白切鸡颜色是金黄,像是上了色素一样,不仅影响食欲,鸡肉还发柴不好吃!传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鸡的品种选择,有些鸡是不合适做白切鸡的,做白切鸡应该选用湛江鸡,清远鸡,或者黄油鸡等品种,这些鸡做出的白切鸡不需要放任何多余的调料,只需要清水加姜片,做出的白切鸡皮色金黄诱人,肉嫩多汁爽口,够足鸡味!

这期,小厨就手把手教你制作正宗的白切鸡,有些技巧是粤菜师傅都不肯透露的,学会就赚到了!

广东正宗的白切鸡讲究“皮脆肉嫩、骨中带血”,要做到鸡皮金黄诱人、肉质嫩滑多汁,关键在于选材、火候和冷热交替的处理。以下是详细做法及技巧:

第一:选材关键

1. 鸡的品种:首选广东清远鸡,湛江鸡,安铺扇鸡或三黄鸡(净重约2.5-3斤),皮下脂肪适中,肉质紧实嫩滑。

2. 新鲜度:现杀活鸡最佳,冷冻鸡口感会大打折扣。

第二:制作步骤与技巧

1. 预处理鸡身

鸡洗净后彻底沥干水分,剪去脚趾和多余脂肪。

去腥:用盐搓洗鸡皮,去除杂质和腥味,再用清水冲净。

2. 烫皮定型(鸡皮金黄的关键)

烧一锅水至沸腾,手提鸡头将鸡身浸入沸水中10秒,提起沥水10秒,重复3次(一浸一提)。

作用:让鸡皮瞬间收缩定型,锁住肉汁,后期煮制时不易破皮,同时激发鸡皮的金黄色泽。

第三: 浸煮鸡肉(肉嫩不柴的核心)

锅中加水(能没过鸡身),加入姜片、葱结和少许黄栀子(天然上色,使鸡皮更金黄)。

水烧至“虾眼水”(约85℃,锅底冒小气泡但未沸腾),调最小火保持水温。

将鸡完全浸入水中,加盖小火煮 15-20分钟(视鸡大小调整),期间每5分钟翻面一次。

判断熟度:用筷子刺入鸡腿最厚处,流出透明汁水(非血水)即熟,关火再焖5分钟。

第四:过冷河(皮脆肉滑的秘诀)

准备冰水混合物(冰块+凉开水),将煮好的鸡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 10-15分钟。

原理:冷热交替使鸡皮收缩紧致,形成脆嫩口感,同时锁住肉汁避免变柴。

第五:斩件摆盘

捞出沥干后涂抹一层芝麻油增香,待鸡身完全冷却再斩件(热切易散)。

从鸡胸下刀,沿关节分解,保持切口整齐,骨头处微带血丝为佳。

蘸料配方

1. 姜葱蓉:

姜末、葱白末按1:1比例混合,撒少许盐,淋热油激香。

2. 沙姜酱油:

沙姜末+蒜末爆香,加生抽、白糖、鸡汤煮开,冷却后使用。

常见失败原因

鸡皮破损:烫皮时水温不够高或操作过慢。

肉质发柴:煮制时水沸腾或浸泡时间过长。

鸡皮暗淡:可能选用的鸡的品种不同,有的鸡是颜色发白的,要想鸡皮金黄色的,最好选用黄油鸡,黄皮鸡或未彻底过冰水。

烹饪小知识:

煮鸡前用盐和米酒涂抹鸡腔,去腥提鲜。

追求极致嫩度可用“低温慢煮法”:恒温75℃煮1小时。

掌握这些细节,你也能做出酒楼级的金黄脆皮白切鸡!

关注小厨带你了解更多的传统美食以及烹饪技巧哦!喜欢内容的宝子们,别忘了点击三连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