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个不高,每天坐第一排,时间久了还可能落下“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长大后不够高,再有才华,也没资格当老师、主持人,更别提从军或者上艺校了。身高159,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报不了想学的专业,干不了想做的工作。
老一辈人常说“二十三,蹿一蹿;二十五,鼓一鼓。”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容易因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如果骨骺线这时还处于未完全闭合的状态,那么身高可能会再长一些。
但实际上,只有极少的孩子属于“晚长”,在等待“晚长”的孩子中,大多数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因为骨骺线的闭合,因人而异。比较早的,在15-17岁就会闭合;比较晚的,在17-19岁闭合。所以,大多数人过了23岁,骨骺线已经完全闭合了,身高也就不再增长了。要想长高,就一定要抓住骨骺线闭合之前的时间,多运动、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在黄金时间去长高。
如今很多孩子都喜欢吃含糖食品,当体内的糖过多时,孩子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会增加,这就需求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耗费量就会增加,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
孩子的身高,7分靠基因,3分靠父母。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父母能做到位,是可以达到“理想”身高的,有些家庭的孩子是幸运的,从小能看出孩子个子矮,懂得及时预防。但有的孩子从小个不矮,家长也不在意,等到了初中高中,个头就再也没长过。
很多家长抱有侥幸心理,但却走进了误区。抱着等等看的心态,因一时疏忽导致了孩子一辈子低人一头……每天给孩子喂增高药,吃钙片,结果导致骨骺线提前愈合。变着花样让孩子,拉伸、篮球、倒挂,结果在不适宜的年龄选了不适宜的运动,耽误了孩子的黄金期。疯狂买补品、结果白白花了血汗钱,只把孩子补成了个机能紊乱的小胖子。
如果您孩子的身高低于偏矮水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大数据显示,国内仅仅不到一半的孩子达到了遗传身高。这意味着,因为用错了方法,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孩子身高潜力在无形中被压抑了。
矮身材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病急乱投医!对于家长们来说,判断孩子矮不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3个月量一次身高。一旦发现孩子身高矮小,或者青春期前身高猛蹿,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孩子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让我们走出爱的误区,为孩子做好身高管理这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