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鹰:2008年进中央音乐学院被教授批“不要学坏”,这是啥意思

东东哥说事儿 2025-02-17 03:41:49

《走四方》《七子之歌》《梦江南》《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过河》等经典歌曲,被一代代歌迷传唱。

歌红人不红的他,56岁老来得子。

有这么一个人,小时候家里放着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一下就把他给深深打动了,从此开启了他的音乐之旅。

他老爸以前可是广州黄埔造船厂的副厂长呢,厂里好多工程师都是留学苏联回来的,并且都钟爱音乐。

所以他家在 1950 年代就有了电唱机,既能播《蓝色的多瑙河》,也能播广东音乐和粤剧。

他的音乐启蒙就靠这部唱机和另一台波罗的海收音机。

大概 14 岁的时候,他逼着老妈买了把秦琴,琴一到家,就迫不及待把听过的所有广东音乐都弹了个遍。

后来收音机播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他又拿着小提琴跟着拉。

16 岁时,广州粤剧团来他们学校招生,他被选中啦,谁让他是学校里唯一会五线谱还会拉点小提琴的学生呢。

后来他还进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了一年半。

到 1980 年代,一些唱片公司找他做配曲,约稿不断,从那时候起,他就成了自由音乐人。

这个人的音乐之路,是不是还挺有意思?

不错,他就是音乐制作人李海鹰。

李海鹰,地道的广州仔,1954年出生在军人世家。

打小起,他爸是黄埔造船厂的副厂长,妈呢,都是当年东江抗日游击队里的英雄。

虽然老爸后来转行,但家里条件挺宽裕,给他追梦音乐铺了条好路。

小时候,李海鹰常跟着老爸听收音机里的粤剧,日子一长,这旋律就钻进了他心里,成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

除了粤剧,他还广纳音乐之海,民乐、外国音乐,啥都听,啥都爱。

到了十五六岁的光景,李海鹰正式跟小提琴杠上了,一学就是上瘾。

16岁那年,他凭实力考进了广州粤剧团,成了管弦乐队里的小提琴手。

那时候,剧团正忙着把样板戏改成粤剧新唱,李海鹰拉得那叫一个投入。

转眼18岁,好运再次眷顾。团里领导看中了他的才华,让他负责管弦乐部分的创作。

这一安排,直接把他推向了音乐创作的快车道,李海鹰的音乐人生,也就此翻开新篇章。

有回,楼上那位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工程师,偶然间撞见正埋头于音乐世界的李海鹰。

工程师瞅瞅他手中的乐器,善意提醒:“嘿,兄弟,这把琴虽好,但小提琴才是西洋乐的精髓啊!”

这话像颗种子,悄悄在李海鹰心里发了芽。

说干就干,李海鹰一头扎进小提琴的世界,家里人也全力支持,让他得以初探这门高雅艺术。

这一试,竟意外开启了他的新旅程。

时间跳转到1975年,李海鹰穿上军装,成了南海舰队文工团的一员,既拉小提琴又搞创作。

军旅生涯里,他自学作曲,那股子劲儿,让他在1979年获得了去星海音乐学院深造的机会,一学就是一年半,满载而归。

回到广州,李海鹰先在粤剧团安顿下来,但心里的音乐梦越燃越旺。

1982年,他毅然决定再次入伍,这回是直奔南海舰队文工团,只为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

服役期间,他不仅精通多种乐器,还创作了不少作品,才华逐渐显露。

1983年,广州的流行音乐风起云涌,唱片公司、乐队遍地开花。

李海鹰心动了,粤剧团虽稳,却束缚了他的音乐梦。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勇敢地放弃了“铁饭碗”,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一头扎进了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乐坛。

起初,李海鹰的创作还带着粤剧的影子,市场反应平平。

但随着版权意识的觉醒,他的机会来了。

1986年,《为我们骄傲》专辑横空出世,李海鹰贡献了半数以上的原创歌曲,一炮而红。

从此,他全身心投入流行乐创作,连央视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那时,广州的流行音乐圈热闹非凡,太平洋影音等“四大天王”引领风骚。

李海鹰抓住机会,为众多音像公司编曲,虽然初期只是幕后英雄,但他知道,春天终将到来。

果然,随着政策对原创音乐的扶持,李海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1989年,注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岁月。

上世纪80年代末,当乐坛还沉浸在“西北风”的粗犷与豪迈中时,李海鹰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温柔笔触,创作了《弯弯的月亮》。

这首歌的诞生,源自几个简单的音符,随后词曲交织,半小时内便跃然纸上。

他形容这首歌像是“整个被雨水淋出来的感觉”,这灵感深深植根于他儿时珠江边的记忆——疍家人的生活景象,以及那摇橹的节奏,都化作了旋律的一部分。

那时,珠江上还能见到疍家人以船为家,李海鹰曾亲身体验过乘坐他们的船过江,那场景,那名字“阿娇”的呼唤,都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场景已难觅踪迹。

创作之初,李海鹰并未受任何音乐公司之托,也未预设哪位歌手来演绎。

他首先尝试与陈汝佳合作,但效果未达预期。

随后,他直接致电刘欢,邀请其录制。

在那个尚未形成严密商业明星制的年代,这样的合作显得尤为直接而纯粹。

刘欢未闻曲便应允,次日便完成了录制。

1989年,正值“寻根热”席卷文化界,从油画《父亲》到电影《红高粱》,无一不体现着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致敬。

这一年,央视筹备音乐电视片《大地情语》,特邀李海鹰创作插曲。

他再次展现才华,半小时内完成了《弯弯的月亮》。

尽管当时“西北风”盛行,这首歌的温婉与柔美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人形容它“软绵绵得像儿歌”,但《弯弯的月亮》在广州电台首播后,迅速走红,并随着《大地情语》的播出,风靡全国。

刘欢的演唱更是为这首歌增添了无限魅力,不仅在内地掀起热潮,还吸引了马来西亚的巫启贤、香港的吕方等歌手翻唱,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李海鹰也因此名声大噪,音乐事业蒸蒸日上,后续佳作不断,为听众带来了更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继《弯弯的月亮》之后,李海鹰的创作灵感如同不竭的源泉,持续为乐坛输送着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金曲。

其中,他与甜歌女神杨钰莹的结缘,便是一段佳话。

1990年,李海鹰受邀为一部歌舞片创作音乐,他精心雕琢出七首歌曲,并与著名词作家陈小奇合作填词。

其中,《我不想说》脱颖而出,原词中“我很想说,我很亲切……”在李海鹰的妙手下,变为“我不想说,我很亲切……”,这一改动赋予了歌曲更深沉的困惑与惆怅情感。

起初,这首歌并未立即发行,直到1991年电视剧《外来妹》的筹备,它才找到了最合适的舞台。

李海鹰虽以忙碌为由婉拒了主题曲的创作邀请,却慷慨地拿出了这首“旧歌”。

《我不想说》在剧组中广受好评,最终由杨钰莹以女声版演绎,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迅速风靡全国,也奠定了杨钰莹的甜歌天后地位。

同年,李海鹰的才华再次得到验证,他为电视剧《一路黄昏》创作的《走四方》,灵感源自唢呐曲,旋律激昂有力,充满了力量感。

在寻找演唱者时,他慧眼识珠,选中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韩磊,其粗犷而富有张力的嗓音完美诠释了歌曲的灵魂,成为无数打工者心中的励志之歌。

1996年,李海鹰受邀为央视春晚创作微型音乐剧《过河》,面对不熟悉的东北二人转风格,他通过大量聆听与学习,最终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音乐。

潘长江与闫淑萍的现场演绎,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过河》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其唱段更是被广为传唱。

次年,澳门回归前夕,李海鹰接下了为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谱写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的重任。

这首歌的歌词源自闻一多先生的同名诗歌,李海鹰的作曲深情而真挚,唤起了亿万海内外华人的共鸣,成为表达爱国情怀的经典之作。

此后,李海鹰虽曾遭遇创作瓶颈,但《爱如空气》的诞生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

这首歌历经一个半月的精心打磨,最终成为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主题曲,旋律悠扬,情感细腻,赢得了广泛好评。

从《弯弯的月亮》到《七子之歌》,再到《爱如空气》,李海鹰以一首首金曲,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自己在乐坛的辉煌历程。

尽管他后来选择淡出公众视野,在高校担任院长,但那些经典旋律,至今仍回响在无数人的心间。

2000年,李海鹰告别广州,北上北京追寻新的音乐梦想。

尽管海政歌舞团副团长付林有意招揽,李海鹰仍坚持自由创作之路,婉拒了邀约。

抵京后,李海鹰专注于影视剧音乐创作,为《亮剑》、《幸福像花儿一样》等多部热播剧谱写旋律。

2007年,他踏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毕业后开启交响音乐创作之旅,创立“鹰交响”品牌。

2008年,李海鹰与一群本科生同赴中央音乐学院深造。

某日,作曲系主任偶遇他,好奇问道:“李海鹰,你怎么也来这儿上课了?”

李海鹰笑答:“来学习。”

系主任半开玩笑地说:“别被带偏了,学坏了可不好。”

李海鹰笑而应之,继续专注学业。

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李海鹰精心打造大型交响史诗《我们的孙中山》,长达70分钟的演出赢得广泛赞誉。

次年,他更担任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既亲自创作,又指导数百名学生。

生活中,李海鹰保持年轻心态,时尚装扮,与妻子于力共同经营音乐文化公司。

2007年还清房贷后,他无后顾之忧,更加专注于音乐创作与教育事业。

在追求交响乐梦想的路上,他师从指挥家徐新,并重返校园与本科生同堂学习,展现出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李海鹰的成功离不开妻子于力。

在遇到于力前,他有过几次失败恋情,后来才遇到合拍的她。

于力虽是圈外人,却很支持李海鹰的事业,照顾他生活,打理公司事务。

2009 年,56 岁的李海鹰得知妻子怀孕,既欢喜又担心。

因妻子是高龄孕妇,而他又要去国外深造不能陪在身边,很愧疚。

但于力很坚定,让他放心去。最终小女儿平安诞生。

此后,李海鹰为陪伴女儿更注重身体,不再熬夜,早起锻炼,饮食健康。

2010 年 7 月于力生下女儿,取名“小夏”,10 月办百日宴,李海鹰还为女儿创作歌曲。

李海鹰以前熬夜写歌,有女儿后改变作息。

2017 年他在星海音乐学院工作,于力独自照顾女儿,能干贤惠。

2022 年,68 岁的李海鹰女儿 12 岁,他工作不忙就帮妻子分担家务照顾女儿,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李海鹰心态年轻,对新生事物热情,认为流行音乐属年轻人,要跟上时代。

他把好心态带到婚姻中,与妻子没代沟。

68 岁的他是潮爸,生活充满激情,幸福美满。

0 阅读:2

东东哥说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