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一个月,腿骨里都是大窟隆!医生:没办法,恢原不了

文体精华 2025-04-11 11:13:37

马斯克计划最早在2029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甚至希望在20年内建立一个人类可以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未来,人类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很可能会越来越长。但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生活在太空中,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一旦离开地球的引力,宇航员的身体会经历一连串可能影响健康的变化。太空环境会扰乱人体内多个协同工作的系统,包括骨骼、肌肉、心脏、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等。而在一篇2025年3月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论文中,研究人员用直观的方式揭示了太空旅行的潜在代价:你的腿骨可能会出现“大洞”。

衰老与早熟

其实,科学家早就发现,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会出现骨骼和肌肉流失的情况。例如,两周的太空任务可能会导致约20%的肌肉质量流失。此外,宇航员平均每个月还会损失约1%的骨密度,这是地球上正常骨质流失速度的10倍。换句话说,一次长达数月的太空飞行,可能会让宇航员经历相当于地球上数年的骨质流失,这会显著增加股骨等长骨发生骨折的风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骨质流失在太空中变得如此严重?这正是3月的这项新研究想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太空旅行对哺乳动物的影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一项名为“啮齿动物研究-1”(Rodent Research-1)的实验:他们让一群小鼠乘坐SpaceX的商业航天器,在经历了4天的太空飞行后,抵达了国际空间站,并在那里连续生活了33天。相比于人类,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发育得更快、寿命更短,因此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显现出太空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群小鼠并不会在空间站里满舱乱窜或自由飘浮,而是被安置在一种名为“啮齿动物栖息舱”(Rodent Habitat,简称RH)的特殊装置中。这个装置内部有金属丝网结构,小鼠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攀爬、奔跑,维持日常活动。而研究人员则可以通过视频和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它们的状态。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小鼠在太空的一个多月里表现得健康且活跃。

为了避免返回地球过程中的重力变化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研究人员选择在它们离开空间站前,直接在太空中为它们实施安乐死,并就地解剖。可当地面科学家拿到这些“从天而降”的骨骼样本展开分析后,发现情况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通过显微计算机体层成像(micro-CT)和组学分析,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小鼠股骨(对应人的大腿骨)的两端出现了明显的骨质疏松,骨髓腔也变大了,而股骨中段却几乎没有出现骨质流失。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你不妨想象一下:股骨的形状有点像一根哑铃,两头粗,中间细。整根股骨由坚硬的“外壳”(骨皮质)以及内层疏松多孔、起支撑作用的骨松质组成。一般来说,股骨两端的骨皮质更厚,中段的骨皮质则相对较薄。

照常理推断,如果是太空辐射导致的骨质疏松,那么较薄、保护力较弱的股骨中段应该更容易出问题;而骨皮质更厚的两端,理论上应该更不容易受到影响才对。但研究人员观察到的恰恰相反,骨质流失主要出现在股骨的两头。

这也让研究人员推测,导致小鼠在太空中发生骨质流失的罪魁祸首更可能是失重本身,而非太空辐射。其中一个证据是,在小鼠的脊柱骨骼中,研究人员并没有观察到类似的骨质变化。人类双足直立行走,脊柱、骨盆和腿部都会承重;而小鼠作为四足动物,体重更多分布在臀部和后肢,因此脊柱主要承托的是肌肉和关节。对它们来说,股骨而非脊柱才是承重的主力军,而股骨的两头更是明确直接承重的骨骼部位。

或许正因为这些原本用于承重的部位,在太空中没能像平时那样得到锻炼,才出现了“退化”的迹象。另一个间接的佐证是,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使用普通鼠笼,在地球上使用RH鼠笼可以减缓小鼠骨质流失的速度。这也再次印证了科学家以往的发现:适当的锻炼可以缓解宇航员的骨质疏松问题(尽管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观察到的这些骨质疏松的迹象,与自然衰老过程中出现的骨松质萎缩、逐渐被吸收的现象极为相似,而且这种吸收是不可逆的。类似地,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了更多骨骼“提前老去”的特征。比如,这些只有16~21周龄的太空旅行小鼠,其股骨中段出现了骨皮质变薄的现象。而在正常情况下,生活在地面的小鼠一般要到8个月大之后,才会出现类似的变化。

而且,太空小鼠的骨骼也出现了“早熟”的迹象。研究人员在许多样本中观察到了一种名为“继发性软骨内骨化”(SEO)的现象,这是哺乳动物骨骼成熟的重要标志。可问题在于,按照这些实验小鼠的年龄,理论上它们的股骨此时仍处于生长期,不应该出现SEO现象。而太空旅行小鼠软骨骨化率竟高达50%,比地面对照组高出了20%。这意味着,在微重力环境下,小鼠的骨骼可能被“催熟”了,这可能会限制它们的骨骼生长,阻碍发育。

这些发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太空中长时间生活,不只是会让骨质流失,更可能让它们早熟和提前老化。对于未来可能踏上火星、甚至更远星球的人类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坚固的飞船和精密的导航系统,还需要找到办法,保护我们自己的骨架不被悄然掏空。

参考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5-03-femur-bone-density-loss-mice.html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317307

https://www.nasa.gov/centers-and-facilities/ames/ames-science/ames-space-biosciences/rodent-research/

https://www.nasa.gov/ames/space-biosciences/nasa-completes-rodent-research-1-operations-on-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https://www.sciencealert.com/nasa-took-mice-into-space-and-it-did-something-scary-to-their-bones

https://www.iflscience.com/something-strange-happened-to-mice-who-lived-on-the-iss-for-37-days-7863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newmedia@huanqiukexue.com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26 阅读:16012
评论列表
  • 2025-04-16 03:14

    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进化。太空无重力情况下,不需要骨密度支撑身体。

    平凡小人物 回复:
    所以,为了生存被迫改变自己的DNA,被迫的妥协,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进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好名出不来 回复:
    或许反过来理解,因为有重力,所以骨骼一直在生长,脱离了重力,不但停止增长,反而会流失
  • 2025-04-15 15:22

    每天增加一点知识

    文体精华 回复:
    共同学习
  • 2025-04-16 03:15

    我们流传的古话“天生一日,地上一年”是不是指的这个问题?

    用户11xxx96 回复:
    这叫天人第六衰,骨质疏松,地球有药,手术移植加补钙就行了[呲牙笑]
    genpig 回复: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5-04-16 00:58

    肯定要解决“人造重力”的问题,才能提长期地外生活。

  • 2025-04-16 12:17

    在太空站滞留那么多天的俩货岂不成了最好的研究材料[滑稽笑]

  • 2025-04-16 11:45

    反过来,把人类放到重力略重地球的星球上,人类适应后骨密度应该会增加。

    22222 回复:
    其他软组织就会损伤
    亚力火大煎饼 回复:
    关节劳损,膝盖中箭了[笑着哭]
  • 2025-04-16 03:06

    旋转就可以了,离心力当重力,不过需要足够大。。。

    江湖笑 回复:
    那得有地球那么大的飞船才行,不然人在里面早就失衡了。
  • 喏哞 10
    2025-04-16 18:10

    记得读小学有本少年科技期刊,好像是少年科学什么的,说美国在月球上弄了个婴儿出生,这婴儿就是个超人[doge]

    双鱼 回复:
    克拉克☞别闹,我是氪星人。[得瑟]
    喏哞 回复: 双鱼
    我读小学,是80年代
  • 2025-04-16 15:58

    悬天二老怕是这辈子都得轮椅了

  • 2025-04-16 16:11

    美国刚接回来的那两个玄冥二老宇航员身体怎么样了?

  • 2025-04-16 04:35

    医生呢?钙片开起

    永烁星光 回复:
    你的身体认为不需要钙,原地排出
  • 2025-04-16 12:09

    每天增加一点无用的知识[得瑟]

  • 2025-04-16 12:19

    宇宙航行不是有休眠仓吗?[得瑟]有最新的生化人开船,飞船主机叫mother[得瑟]

  • 2025-04-16 11:25

    太危险了,以后不去了[笑着哭]

  • 2025-04-16 13:53

    我想知道能流失脂肪吗[笑着哭]

  • 2025-04-17 07:33

    马斯克先上月球再说吧[呲牙笑]

  • 2025-04-17 21:12

    现在去太空的确实都是研究材料

  • 2025-04-17 11:14

    美国那两现在咋样了。

  • 2025-04-17 18:46

    所以不发展生物技术,永远走不出地球

  • 2025-04-17 11:41

    这是返祖现象,觉醒了人类血脉的标志,古书就有解释了这现象叫太谷

  • 2025-04-16 15:17

    长期在太空舱生活,不需要腿了,生育几代后可能会进化成4只手,正常现象

  • 2025-04-16 14:45

    吸收宇宙灵气对丹田有啥影响?[得瑟]

  • 2025-04-16 16:44

    哈哈哈,你努力努力看看嘛。

    文体精华 回复:
    医生说,你回家躺平吧,哈哈哈
  • 2025-04-17 15:59

    用进废退[笑着哭]

  • 2025-04-18 10:31

    小梁间隙增大了?

  • 2025-04-16 07:24

    打发泡胶

  • 2025-04-16 14:59

    真的是天上一天,地下一年

  • 2025-04-16 12:28

    反过来说,如果人长期骑自行车或者跳跃,骨密度会上升?

  • 2025-04-16 16:00

    航天员全身穿着紧缚装,用弹簧拉紧强迫骨骼受力会不会有改善?

    子夜猫灵 回复:
    弹簧毫无作用,要解决得搞人工重力,让太空舱内部自转,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能量维持自转
  • 2025-04-17 13:11

    再进化进化可以飞了

  • Dreg 1
    2025-04-17 08:40

    章鱼适合在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