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董军首次打配合,印尼第一个响应中国号召,给各国带了个好头

希希的笔记 2025-04-23 02:22:32

昨天,北京迎来一场重量级的“双部长”对话,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国防部长董军,首次并肩出席与外国同行的“2+2”高层机制会议。

这一次是和印尼,不仅是“打配合”的第一次,更是中印尼之间首度正式开启“外交+防务”的双轨合作机制。

印尼方面出席的是外交部长苏吉约诺和国防部长沙夫里,两国四位部长同台,规格不低,释放出的信号很明确。

这场“2+2”,可不只是形式上的碰头会,而是一次明确转型的外交动作。

过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谈战略,基本都借助东盟这个大框架。

但现在和印尼直接搞双边对话机制,不仅是走出了一步棋,更是三步并进的转型。

第一步,是外交策略的前移。

原本外交部的惯性打法,是整体推动周边合作,慢慢辐射。

可这次,点对点出击,先从印尼下手,就是要通过单点突破来带动整体布局。

东盟再协调,也不如一个靠谱的双边机制效率高,用王毅的话说,就是“构建更稳定、更顺畅的战略协同”。

第二步,是防务合作“去东盟化”。

过去搞军演、安保论坛,都得绕着“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日程转。

现在不绕了,中印尼可以直接商量,想联合演习就联合演习,想搞人员互访马上就能落地。

这意味着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再只依赖多边舞台,开始搭建自己的“朋友圈”。

而这一步,对美战略影响也是不小的,美方一直想通过东盟牵制中国,如今中国自己搭台唱戏,主动权转到了我们手里。

第三步,是安全议题“南海优先”。

这场“2+2”会议上,海上安全成为重点议题之一。

这正是印尼感兴趣的地方,马六甲海峡、纳土纳海域、苏禄海……印尼周边的海域,不少地方已经被外部势力“踩了界”。

印尼想稳局势,中国愿出力量,机制化合作就是两国找到的共同出路。

不止开会,其实在去年,中印尼就在海上搞了一场“和平神鹰-2024”的联合演训。

虽说是演习,但对中国而言,那是头一次在这么陌生的海域实打实地练兵。

“和平神鹰-2024”联合演习中方参演部队抵达印度尼西亚

对印尼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交流,摸清了彼此的战术风格和应急能力。

更早之前,两国海警在北京开了高层会晤,这是在海上“防冲突”的铺垫。

这些前期动作,都是为了现在的“机制化合作”打基础。

南海不太平,大家都知道,可问题是不太平的主因,不是周边国家,而是域外势力频频搅局。

航母来了又走,侦察机一架接一架飞,挑动紧张气氛从来不手软。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矛盾,常被美国拿来炒作。

可一旦双方有了稳定机制,有事能说、有事能谈,外部势力搅局的空间就小了。

像这次中印尼2+2,就是要把南海问题,从舆论博弈拉回到现实对话。

通过联合巡航、信息共享、演训协同,来打造“区域自己的秩序”,这才是真正降温的办法。

印尼能成为中国在这个机制中的“第一搭子”,并不是凑巧。

普拉博沃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掌控全球四成贸易的马六甲海峡,对谁都不是小角色。

而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高达1478亿美元。

合作基础,早就打好了。

但更关键的是,印尼这次没有犹豫。

就在中方刚刚定下“周边优先”的外交新风向时,印尼立刻就表态愿意跟上。

动作快,表态准,甚至连这次会议的时间节点都掐得刚刚好。

别看现在是2+2对话,后面还会扩展到更多领域,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对中国的重视,是实打实的。

去年他当选后,第一场国事访问就是来中国。

普拉博沃去年两次访问中国

就职不到三周,又亲自来访,这在东南亚国家领导人中,是极为罕见的。

不仅如此,印尼还在今年高调宣布加入金砖,成了东南亚第一个正式加入金砖的国家。

这不只是经济合作,更是政治表态。

而“2+2”机制落地,正是这波政治意愿的延伸。

过去两年里,普拉博沃在多个敏感节点上都坚定表态,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他没有像部分国家那样随美起舞。

反而是冷静下来,维护基本立场,反对外部炒作,这种战略判断力,是促成中印尼机制顺利落地的重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一旦跑通,其他东南亚国家很可能会跟上。

不是因为中国去“拉拢”,而是因为现实给出的答案就在那里。

谁能提供稳定的产供链?

谁能保障地区的长期安全?

谁能不附加政治条件、说干就干?

这三道题,中国都答得明明白白。

2+2机制,不会止步于印尼,而印尼这一步,给大家立了个样板。

所以说,王毅和董军这次打配合,不只是两部门之间的试水,而是一次中国外交体系的整体升级。

一个邻国带了好头,其他国家看清楚了,自然知道怎么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