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前3个月营收达1533.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4.88%。
IC设计龙头联发科日前公布2025年3月份营收为新台币560亿元,较2月份增加21.28%,较2024年同期增加10.93%,创下30个月以来的新高纪录。累计2025年前3个月营收达到1,533.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4.88%,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联发科在上一次法说会时预测,第一季度营收比2024年第四季增加2%~10%,较2024年同期增加6%~14%。营业毛利率预估47%±1.5%;季费用率29%±2%。因此,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联发科第一季营收表现已经超越财测高标。
联发科副董事长兼执行长蔡力行表示,展望2025年第一季,看到由于智能手机因中国补贴政策的需求,以及因应全球关税不确定性,客户对电视、Wi-Fi、平板、Chromeboook拉货需求。第一季营收有优于季节性的成长,毛利率维持目前范围。
此外,蔡力行也表示,2025年及未来,生成式AI将持续在边缘AI及云端AI带动产业创新及生意机会,联发科技的领先产品组合将能充分掌握AI商机并驱动营收成长。GB10超级芯片就是一个例子,未来将有更多在在边缘企业级客制化芯片、装置运算,及车用的相关专案。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2024年第四季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研究报告,联发科以出货量占比34%位居第一,苹果排名第二,高通则是来到第三名的位置。联发科登上出货量龙头的原因,主要是受惠于天玑9400系列旗舰芯片的出货带动,而且联发科在该季还在中端市场新增了四款芯片,包括天现8400、天玑8350、Helio G50和Helio G92等所导致。
据悉,联发科总经理、董事、首席运营官陈冠州在率队出席 MWC 2025 巴塞罗那时表示,该企业 2024 年在中国大陆旗舰手机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四成左右。
陈冠州透露,联发科此前 2023 年在中国大陆旗舰手机芯片的市占约为三成多,今年则将在 2024 年的基础上持续增加;该企业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天玑 9500 芯片目前在客户端的导入情形优于天玑 9400。
放眼全球市场,联发科的 5G 旗舰芯片几乎已进入所有非苹果客户的供应链;而随着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品牌的“旗舰出海”战略,基于联发科旗舰芯片的手机有望在其它市场铺开。
联发科的芯片布局,不仅聚焦在手机芯片领域。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智能座舱芯片的市场前景受到青睐。根据罗兰贝格估测,2020年中国市场多核座舱SoC芯片新车渗透率达24%,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到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各大厂商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座舱芯片市场的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报告,座舱SoC芯片企业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消费级芯片厂商、传统汽车芯片厂商以及国内芯片厂商。
其中,传统汽车芯片厂商包括瑞萨、恩智浦、德州仪器等,此前主导传统汽车MCU、ECU芯片市场,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拥有经验;消费级芯片厂商有高通、三星、英特尔等,他们在高算力、先进制程车规芯片领域有优势;国内芯片厂商既包括华为、全志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等大厂,也包括初创汽车芯片企业如地平线、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
目前,高通在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但是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生变。2023年,英伟达与联发科决定联手,全面进军智能座舱芯片、车规SoC等领域,抢占汽车市场。
到了2024年,联发科又率先发布3纳米天玑汽车座舱芯片CT-X1,更加强调“AI定义座舱”。据联发科介绍,其至高可搭载10块屏幕、16个摄像头,可支持130亿参数的AI大语言模型、5G和Wi-Fi 7等通信技术,首批车型将于2025年量产上市。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联发科的天玑座舱平台的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2000万套。展望未来,联发科预估,到2028年,公司的汽车座舱平台全球市场累计营收将超过30亿美元。
事实上,手机芯片企业在进入汽车芯片领域时,具备多方面的优势。IDC亚太区研究总监郭俊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手机芯片企业具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在高端制程工艺(如7nm、5nm、3nm)上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满足汽车座舱对计算能力和能效的需求。”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